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北岛

北岛

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北,位于石岛之北七连屿范围内。1935年和1947年公布名称均为北岛。因位置居北,故名。该岛为长条形,中国渔民向称长峙、长岛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博尔多站

    清康熙二十五年 (1686)置,在今黑龙江省讷河市西长青村。《清一统志 ·黑龙江》 “布克依站” 条下: “拉哈站,入墨尔根城界,又六十五里至博尔多站。” 光绪二十年 (1894) 布特哈副都统移驻于

  • 雩娄

    春秋吴邑,后属楚。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。《左传》: 襄公二十六年 (前547),“楚子、秦人侵吴,及雩娄,闻吴有备而还”。又 《淮南子· 人间训》: “孙叔敖决期思之水,而灌雩娄之野。” 西汉置雩娄县。

  • 白马关

    ①长城隘口之一。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北一百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密云县引《边防考》:“白马关相近有高家堡。万历中,朵颜犯石塘岭,攻白马关及高家堡,官军御却之。”即此。清设把总戍守。②唐置,属平山县。在今河

  • 黄墩堡

    在今甘肃敦煌市东北六十三里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 黄墩堡 “城周二里有奇。本朝雍正五年筑。旧设守备,十年改设都司,乾隆二十七年,改设千总,四十二年,改设把总”。清雍正五年(1727年)置,在今甘肃省

  • 隋兴县

    隋开皇六年 (586) 置,属卫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北。大业初属汲郡。唐武德初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置,治今河南省卫辉市北。先后属卫州、汲郡。唐武德初废。

  • 吴阳

    春秋战国秦邑,在今陕西陇县西南。因在吴山之阳而得名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秦文公“自未作鄜畤也,而雍旁故有吴阳武畤”。古邑名。春秋战国秦邑。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南。当因在吴山之阳得名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秦灵

  • 青旸镇

    即今江苏江阴市南青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江阴县: 青旸镇在 “县南四十里。运河所经。…… 《旧志》: 县滨江为险,而青旸实腹里之冲要”。古旧镇名。宋置,即今江苏省江阴市南青阳镇。以许青旸所居处

  • 铁岩山

    在今浙江义乌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义乌县: 铁岩山在 “县东南二十里。俗名郭公山。极高峻,山半有水帘,下垂数十丈。顶有旷土百亩,三坞一潭”。

  • 延州

    ①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东夏州置,治所在徧城郡广武县(今陕西延安市东北甘谷驿镇附近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安市、延川县和延长县大部地。隋大业三年(607)改为延安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改为延州,治所

  • 岔口村

    在今山西古交市西南五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一》 称:“明天启间曾建营房于孔河都、岔口诸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