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北新道

北新道

三国时中原地区至西域交通路线之一。《三国志》卷30裴注引《魏略·西戎传》:“从玉门关西北出,经横坑,辟三陇沙及龙堆,出五船北,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,转西与中道合龟兹,为新道。……北新道西行,至东且弥国、西且弥国、单桓国、毕陆国、蒲陆国、乌贪国, 皆并属车师后部王。……转西北则乌孙、康居。”此道大约在高昌(今新疆吐鲁番东南)附近从新道分出,越过天山,经东、西且弥国(今乌鲁木齐、玛纳斯一带)至乌孙(今伊犁河流域)、康居(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)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上峨桥镇

    北宋置,属繁昌县。在今安徽繁昌县南关外。以上峨桥河为名。《清一统志·太平府一》:上峨桥河“在繁昌县南,城濠也”。又名峨山市。《江南通志·关津·繁昌县》:峨山市在“县南关外,金峨山下”。古镇名。在今安徽

  • 西路中左翼左旗

   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左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车车尔勒格。

  • 洞州

    西魏置,治所在洞川郡钟离县 (今河南唐河县东南)。北周废。

  • 净山

    即今福建惠安县东南净峰。明末清初仍悬在海中,今已与陆地相联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泉州府惠安县: 净山 “在县东海海中。一名尖山,圆净尖秀,下瞰东溟。上多怪石,如水啮射状。最高而峭拔者三峰,登之可以观日

  • 古清镇

    在今广西柳城县东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平坡山

    即翠微山。在今北京市西八大处。西山支脉。赵万里校辑《元一统志》卷1:“山中有平地,故曰平坡。”

  • 古劳县

    唐置,属抚水羁縻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。元废。古县名。唐、宋羁縻县。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中州中里南。属羁縻环州。宋属羁縻宜州。元废。

  • 葭芦砦

    北宋置,属临泉县。在今陕西佳县北十里。元符二年 (1099) 升为晋宁军。

  • 苎溪

    ①在今福建同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同安县:苎溪“在县西三十里。出莲花峰,东南流。县南有小同溪,出南安县南界洪岩山流合焉,又南入海”。明正统元年(1436)置巡司于此。②即今四川万县市之苎溪河(朱溪

  • 城关镇

    在今湖北竹溪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 ·郧阳府》: 城关镇 “在竹溪县东七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