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千峰寺

千峰寺

北魏时建,在今河南临汝县东北风穴山中。本名香积寺,隋改名千峰寺。唐代扩建为白云寺。俗称风穴寺。


北魏时建,在今河南省汝州市东北风穴山中。本名香积寺,隋改名千峰寺,唐扩建,改名为白云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沙山

    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南南沙镇境。清宣统《东莞县志》 卷5: “南沙西北有小虎山,东北有大虎山,东有上下横档山,东南有龙穴山,皆四面环海。”又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4东莞县: 南沙山 “粤海门户,夙称天险,

  • 大水田堡

    明隆庆五年(1571)置,在今广西阳朔县西北金宝乡大水田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阳朔县“金宝堡”条下:“万历初,‘贼’首廖金滥等作乱,围大水田堡。”即此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西大水田,为瑶、僮聚居

  • 武家岩

    在今四川武胜县北三十里。清嘉庆五年(1800),白莲教义军战杀李继昌于此。

  • 康乐设治局

    ①1932年改上帕行政区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即今云南福贡县。因与甘肃康乐县重名,1935年改福贡设治局。②1933年析临洮县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即今甘肃康乐县。1940年改为康乐县。(1)1922年由丽

  • 不屠何

    或作不著何、屠何。在今辽宁锦州市西北。《逸周书·王会》:“北方台正东……不屠何青熊。”孔注:“不屠何亦东北夷也。”

  • 陉岭

    即句注山。一名西陉山,又称雁门山。在今山西代县西北。历代为北方重要屏障。在雁门关以南地称陉南,以北地称陉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永嘉四年(310),代公鲜卑拓拔猗卢从刘琨“求陉北之地。……(琨)乃徙楼烦

  • 临洮路

    金大定二十七年 (1187) 分熙秦路西部置,治所在临洮府 (今甘肃临洮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岷山以北,黄河以南,会宁、通渭、武山等县以西,临夏、夏河、临潭等市县以东地区和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。元废。金

  • 低当低界等处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湖广行省管番民总管。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南。后废。

  • 四王冢

    又称四豪冢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西南、牛山之东。传为战国田齐威王、宣王、王、襄王四代君主的陵墓。威王名田齐,约公元前356—前320年在位,任用邹忌为相,孙膑为军师,为战国七雄之

  • 建昌前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七年 (1394) 置,属四川行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。万历三年 (1575) 废入建昌卫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置,治今四川省西昌市。属四川行都司。万历三年(1575年)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