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夏暗沙
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,位于中沙大环礁西部边缘。南距控拜暗沙6.4海里,东北距西门暗沙5.4海里。1947年公布名称为华夏暗沙。
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,位于中沙大环礁西部边缘。南距控拜暗沙6.4海里,东北距西门暗沙5.4海里。1947年公布名称为华夏暗沙。
在今江西宁都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08虔州虔化县:“虔化水,源出吟山。”《清一统志·宁都州》:吟山“在州北一百二十里”。
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。相传尧初居此,故曰陶唐。西周为曹国都。春秋末属宋,战国属齐。地当经济、交通中心,为春秋、战国时著名的商业城市。《史记·范蠡传》 载: 范蠡 “之陶,为朱公”。世称陶朱公。又,《
亦作宁戎、平戎。在今四川雷波县东北黄琅镇。明成化中置巡司于此。清雍正六年(1728)改置千户所,属雷波卫。乾隆二十六年(1761)改置黄螂巡司。
①西汉置,属合浦郡。治所在今广东阳东县北。东汉末属高凉郡。东晋废。②北魏太和十一年 (487) 置,为高凉郡治。治所在今山西稷山县东南三十里。北周移治玉壁城 (今稷山县西南十二里汾河南岸)。隋开皇三年
①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铅山县:石井“在县(治今永平镇)东北四里资圣院后。周六丈,深三丈。有岩三面回抱,瞰于井上。县多胆水,味涩,此独甘。昼夜流涌,溉田数百亩。旧名玉洞泉,又名碧
清嘉庆十六年(1811)置,属广东省。治所即今广东佛冈县。道光《佛冈厅志》卷1载:观音山之左股,石室宽敞,正壁刻“永佛寺”三字,室之西畔又有石人像三,俨然拱立。一名佛寺冈,冈顶有村佛冈围。厅因以为名。
明洪武十六年(1383)置,属都匀卫。治所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西南烂土乡。弘治七年(1494)属独山州。清改为烂土长官司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年)置,治今贵州省独山县东。属都匀卫。永乐十七年(14
一作陀拔斯。都城在娑里城(今伊朗北部里海滨萨里)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·波斯》:“又有陀拔斯单者,或曰陀拔萨惮。其国三面阻山,北濒小海。居婆(应为“娑”)里城,世为波斯东大将。波斯灭,不肯臣大食。”天宝五
①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宣化县(在今广西南宁市南郁江南岸亭子街)。贞观六年(632) 改为邕州。②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黄梅县 (今湖北黄梅县西北)。八年 (625) 废。(1
在今广东四会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四会县:大坑营“在县北五十余里,又北有大径营,俱嘉靖十一年设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