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坪关
在今四川重庆市南十里南坪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重庆府巴县 “铜锣关” 条内: “又城南隔江有南坪关。万历中,奢崇明陷重庆,分兵四出,进攻合州,石砫宣抚女官秦良玉讨之,捲甲疾趋,潜渡重庆,营于南平关,扼贼归路。”
即今重庆南川市西南南坪镇。明天启元年(1621年),永宁土官奢崇明据重庆,石柱土司秦良玉发兵营南坪关,即此。
在今四川重庆市南十里南坪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重庆府巴县 “铜锣关” 条内: “又城南隔江有南坪关。万历中,奢崇明陷重庆,分兵四出,进攻合州,石砫宣抚女官秦良玉讨之,捲甲疾趋,潜渡重庆,营于南平关,扼贼归路。”
即今重庆南川市西南南坪镇。明天启元年(1621年),永宁土官奢崇明据重庆,石柱土司秦良玉发兵营南坪关,即此。
即今川陕边界之大巴山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宕渠水“西北出南郑县巴岭,与槃余水同源派注,南流,谓之北水”。《元和志》卷22兴元府南郑县:“巴岭,在县南一百九里。东傍临汉江,与三峡相接。山南即古巴国。”
在今内蒙古奈曼旗东南。清光绪二十九年 (1903) 曾于此置阜新县。
又名坦直桥镇。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北二十四里坦直镇。清光绪 《南汇县志》 卷1: 坦石桥镇“相传陆氏世居此,曾建大石桥,环而高,后圮,乃平之,遂呼为坦石桥”。
在今山东莘县西南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魏州元城县下载:“古殷城,在朝城东北十二里。”隋为元城县治。
亦称安风水、丰水。即今安徽霍邱县西南都沣河。《左传》:昭公二十七年(前515),楚救潜,左司马沈尹戍“与吴师遇于穷”。杜注:“穷,《水经注》:穷水出安丰县穷谷。”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淮水又东北,穷水入
即今吉林九台市西南饮马河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吉长铁路“站四:饮马河、卡伦、长春、头道沟”。
十六国后凉国主吕纂的陵墓。在后凉国都姑臧(今甘肃武威市)域内。《晋书·吕纂载记》:“纂在位三年,以元兴元年(按,实际上应为此前一年的隆安五年,即公元401年)死, 伪谥纂灵皇帝,墓号白石陵。”
春秋莒邑。在今山东沂水县西。后入鲁。《左传》: 昭公十年 (前532),鲁 “平子伐莒,取郠”。古邑名。春秋莒邑,后属鲁。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。《左传》昭公十年(前532年):鲁“平子伐莒,取郠”,即此
又作塔山前卫。明正统十 一年 (1446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不详。辖今吉林松原市、农安县及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地。后废。明正统十一年(1446年)置,治所今址不详。辖境约今吉林省松原、前郭、农安
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置,属相州。治所在广宗县(今河北威县东南二十里古城)。辖境相当今威县地。寻废。孝昌中复置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废。北周建德七年(578)复置, 属贝州。治所在武强县(今威县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