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城

南城

①又作南武城、武城。战国齐邑。在今山东平邑县南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 田齐威王二十四年 (前333),威王曰: “吾臣有檀子者,使守南城,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。” 西汉置南成侯国。

②河阳三城之一。东魏元象元年 (538) 筑,在今河南孟津县东老城。《元和志》 卷5河阳县: 南城“后魏使高永乐守河南以备西魏。即此也。周、隋为宫。贞观置镇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8怀庆府: “高永乐守南城,今孟津是。”

③即隋唐东都皇城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中。徐松 《唐两京城坊考》 卷5称: “皇城,傅宫城南,因隋名曰太微城,亦曰南城,又曰宝城。”

④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城步县: 南城,“ 《志》 云,在县治南。相传诸葛武侯曾驻此”。

⑤本西域姑墨国都,即今新疆阿克苏市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: “姑墨国,王治南城,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。”


(1)古邑名。又称南武城或武城,战国齐邑。在今山东省平邑县南。齐威王二十四年(前333年),与魏王会田于郊曰:“吾臣有檀子者,使守南城,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。”即此。西汉置南成侯国。(2)古都名。西域姑墨国国都。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。(3)古城名。东魏元象元年(538年)筑,为“河阳三城”之一。在今河南省孟津县西南,三面临黄河。《资治通鉴》:陈太建七年(575年),“周人既克南城,围中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柳林关

    在今湖北英山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英山县: 柳林关在 “县北四十里……旧皆为控扼之地。今废”。

  • 枣阳县

    隋仁寿元年 (601) 改广昌县置,为昌州治。治所即今湖北枣阳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21枣阳县:“因枣阳村为名。” 大业初为舂陵郡治。唐属随州。南宋绍兴十二年 (1142) 升为枣阳军。元降为县,属襄阳路

  • 伯德里克鄂托克

    在今新疆墨玉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和阗》:伯德里克鄂托克“在爱雅克布克色木北八十里,和阗城东北六百七十里”。

  • 大宁县

    ①北魏太和中置,属大宁郡。治所即今河北张家口市。后废。②北周保定元年(561)置,属南汾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吉县东北县底村。隋开皇初属汾州,二十年(600)移治今大宁县。大业二年(606)废。唐武德二年(

  • 皂郊堡

    南宋置,有皂郊搏马务。即今甘肃天水市南三十里皂郊乡。《宋史·宁宗纪四》:南宋嘉定十一年(1218)正月,“金人围皂郊堡”,二月,“金人破皂郊,死者五万人”。即此。

  • 猛虎寨

    南宋绍兴中置猛虎巡司,属南丰县。在今江西南丰县南五十里。元初改为猛虎寨,元末废。在今江西省南丰市南。南宋初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瑷珲副都统

    即黑龙江副都统。治所在瑷珲城 (今俄罗斯布拉戈维申克东南黑龙江东岸,后迁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南爱辉镇)。

  • 七溪岭

    即今江西宁冈县东北七溪岭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七溪岭“在永宁县(治今新城镇)北十里。长二十余里。两山夹峙,险峻如阨吭。林木交荫,有泉流萦绕,为七溪三十六涧”。其东北方即龙源口。1928年6月,中国

  • 新镇市

    即今江苏泰兴市东南二十六里新市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泰兴县东南有新镇市。

  • 广溪峡

    即长江三峡之瞿唐峡。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三里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径广溪峡,斯乃三峡之首也。其间三十里,颓岩倚木,厥势殆交。”唐《杨炯集》卷2 《广溪峡》诗云:“广溪三峡首,旷望兼川陆。山路绕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