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堂

南堂

①在今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。为北京最古老的天主教堂。明为首善书院,万历三十三年 (1605) 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在此建经堂传教。清顺治七年 (1650) 天主教耶稣会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在此正式营建南堂。堂前至今保存着顺治十四年《御制天主堂碑记》 和康熙三十一年 (1692) 《徐日昇保卫天主教碑》。除大堂外,相传还建有天文台、仪器室、藏书楼等,清光绪二十六年 (1900)义和团运动时被烧毁。现存建筑为二十八年 (1902)重建。清代曾为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座堂。现为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会址,为北京教友宗教活动中心。

②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齐中兴元年 (501),萧衍攻张冲于郢州 (今武汉市武昌),“使邓元起进据南堂西渚”。胡三省注: “南堂在郢城南,北盖射堂,西近江渚。”


(1)古地名。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。南朝齐中兴元年(501年),萧衍攻张冲于郢州,命邓元起据南堂西渚,即此。(2)古迹名。又称北京南堂。在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。为北京最古老的天主教堂。明万历三十三年(1605年)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始建经堂,清顺治七年(1650年)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改建为大堂。其后因建北堂,称为南堂。除大堂外,相传还建有天文台、仪器室、藏书楼等。后屡毁屡建。现存建筑为光绪三十年(1904年)重建。外观宏敞,镶嵌有彩色玻璃窗,显得富丽堂皇。祭台上悬挂大幅圣母玛利亚油画像,西墙上铁十字架系明代遗物。东西两院有碑记载利玛窦、汤若望事迹和堂史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房岭

    又作大防岭。即大房山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贞明三年(917)八月,晋李存审等率兵“自易州北行,庚子,逾大房岭”,即此。即“大房山”。

  • 茶坝市隘口

    即今四川巴中市西南一百四十里茶坝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68 巴州 “浪楼溪隘口”条下: “又州南二百里有茶坝市隘口,旧皆有兵戍守。”

  • 隋恭帝陵

    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司家庄附近。唐武德二年 (619),隋恭帝杨侑死后葬于此。

  • 御 (禦) 国山

   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。明王应山 《闽都记》 卷26长乐县: 御国山 “一负巨浸若藩内地状。御国者,卫国也。岛夷人入贡必登望,以识海道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长乐县: 御国山在 “府东七十里。蹲峙海滨

  • 涡阳县

    ①北魏置,为谯州南谯郡治。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县东北涡河北岸刘寨村,后移今蒙城县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改为肥水县。②清同治三年 (1864) 置,属颍州府。治雉河集(即今安徽涡阳县)。民国初属安徽淮

  • 婆悉海

    即汉代蒲类海。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巴里坤湖。《后汉书· 窦固传》 唐李贤注:“蒲类海今名婆悉海。”见“蒲类海”。

  • 下坭巴寨

    在今四川松潘县南青云乡西北下尼巴村。清康熙四十二年(1703)置下坭巴寨土百户。

  • 毛目城

    明置,在今甘肃金塔县东北鼎新镇。《清一统志·肃州》:毛目城“在高台县镇夷城北一百五十里。乾隆元年设县丞驻防,并设把总……(城)周一里。相传皆元时守御,属威远卫”。1913年于此置毛目县。

  • 玉女堡

    在今陕西耀县西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耀州:玉女堡“其地有玉女山,因名。……相传后周时置”。

  • 黑峪街

    即今河南滦川县东五十三里合峪镇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3: 咸丰七年 (1857) 九月,“其大股数百,由嵩县孙家店抢掠,窜至嵩、卢交界之黑峪、栾川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