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平县

南平县

①秦置,属长沙郡。治所在今湖南蓝山县东北五里古城。西汉属桂阳郡。隋省入临武县。唐咸亨二年 (671) 复置,属郴州。治所在今蓝山县东北十五里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蓝山县。

②东汉建安元年 (196) 置,属会稽南部都尉。治所即今福建南平市。三国吴永安后属建安郡。西晋太康初改为延平县。后屡有改废。元大德初复改剑浦县为南平县,为延平路治。明、清为延平府治。1913年为福建北路道治。1914年为建安道治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1956年析南平县城区设市。1960年县撤销并入南平市。

③唐贞观四年 (630) 分巴县置,为南平州治。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东南。八年 (634) 为霸州治,十三年 (639) 州废,属渝州。北宋雍熙五年 (988)废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湖南省蓝山县东北古城。属桂阳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。唐咸亨二年(671年)复置,属郴州,移治今湖南省蓝山县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名蓝山县。(2)唐贞观四年(630年)置,治今重庆市巴南区东北。属南平州。十三年改属渝州。北宋雍熙五年(988年)废。(2)古旧县名。东汉置,治今福建省南平市。属会稽南部都尉。三国吴永安后属建安郡。后建制和归属历有变化。元为延平路治,明、清为延平府治。1956年析县城设南平市。1960年撤销,并入南平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相让台 (臺)

    在今安徽阜阳市东二里。《清一统志· 颍州府一》 “相让台” 引 《楚史拾遗》 云:“楚庄王立层台于寝邱,谏而死者七十二人,最后纳寝人诸御之言,解层台,罢民役,名其台曰相让。”

  • 历山

    ①在今河北涿鹿县西南桑干河南岸。《魏书·太宗纪》:神瑞二年(415),“至广宁,登历山”。《太平御览》卷45引《后魏舆地图风土记》曰:“潘城西北三里有历山,形似覆釜,故以名之。”②即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

  • 越嶲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五年 (1392) 改邛部军民州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即在四川越西县。二十七年(1394) 属四川行都司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越西、甘洛两县及汉源、石棉两县的大渡河以南地。清雍正六年(1728) 改

  • 十薮

    古代十大泽薮的总称。据《尔雅·释地》:“鲁有大野、晋有大陆、秦有杨陓、宋有孟诸、楚有云梦、吴越之间有具区、齐有海隅、燕有昭余祁、郑有圃田、周有焦护,十薮。”十个著名泽薮的合称。《尔雅·释地》:“鲁有大

  • 鹊头

    在今安徽铜陵县北十里长江中鹊头山上。《宋书·邓琬传》: 泰始二年 (466),“刘胡率轻舸四百,由鹊头内路,欲攻钱溪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承圣元年 (552),王僧辩讨侯景,二月 “使侯瑱袭南陵、

  • 鸣龙场

    即今四川西充县西北鸣龙镇。清光绪 《西充县志》 卷2: 鸣凤场在 “治北七十里”。

  • 园疃镇

    即今安徽肥东县西北八十里元疃镇。《九域志》卷5:慎县有“袁团”镇,即此。古镇名。即今安徽省肥东县西北元疃镇。

  • 章奥寨

   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南盐盆镇前村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乐清县: 章奥寨 “在县西章奥山,旁近海口,‘贼’ 船易登,颇称险要”。

  • 会仙岩

    ①在今福建光泽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邵武府》:会仙岩“在光泽县北四十里。高二千余丈。岩口有石穴,中深而方,清泉常满。俗名石斗岩。后涧泉出自穴中,高数丈, 名曰水漈”。《方舆纪要》作“令仙岩”,或误。②在今

  • 木耳溪

   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铜仁府乌罗司:木耳溪“在司(治今乌罗镇)西南。源出山洞中,其流曲折,东抵平南砦,为九十九渡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