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战国时秦置,属蜀郡。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市。秦惠王二十七年 (前311) 建城。蜀卓氏,程郑被迁至此,以铁冶致富。西汉置盐、铁官。司马相如与卓王孙之女文君私婚于此。王莽改蜀郡太守为导江卒正,治临邛,公孙
亦作多刚县。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晏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。北宋后废。
在今江苏丰县西十五里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,徒多道亡。自度比至皆亡之,到丰西泽中亭,止饮,夜皆解纵所送徒。……高祖被酒,夜径泽中……前有大蛇当径……乃前拔剑斩蛇。”
在今湖南安化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安化县“辰山”条下:“又十房洞,在县(治今梅城镇)北二十里。洞门广丈余,中若堂室,左右列十房。又有石田、石池之属。”
东汉永宁元年(120)改平原郡为平原国,治所在平原县(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二十五里张官店)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关羽传》:“先主为平原相。”即此。建安十一年(206)改为郡,三国魏黄初三年(222)又改为国。
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:大田山“在所西南三十里。下有大井水田。万历二十四年改立黎州土千户所于司南大田坝,坝盖在山之东麓”。
又名则拉宗。即则布拉冈城。今西藏米林县东北嘎玛。
又名武阳渡。即今江西南昌县 (莲塘镇)东南武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4南昌县 “武阳水” 条下: “武阳渡一名辟邪渡。”
唐武德初置羁縻州,隶营州。领涑沫靺鞨乌素固部落。神龙初属幽州。治所逢龙县,契丹陷营州后南迁,寄治良乡县之故都乡城 (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长沟镇东侧土城)。后废。
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北瓦屑镇。清光绪《南汇县志》卷1:瓦屑墩镇在“邑西北三十里。昔张氏聚族于此。嘉靖间倭人寇毁张氏居,积瓦砾成墩,故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