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河

南河

①古称黄河自今潼关以上北南流向一段为西河,潼关以下西东流向一段为南河。《尚书·禹贡》叙荆州贡道作 “逾于洛,至于南河”,即指此。

②清以前黄河自今内蒙古磴口县以下,分为南、北两支,南支即今黄河正流,但当时为支流,对北支(相当今乌加河) 而言,称南河。

③清雍正七年 (1729) 改河道总督为江南河道总督,通称南河河道总督或南河总督所管诸河为南河。驻清江浦 (今江苏淮阴市),专管防治江南 (今江苏、安徽两省) 境内的黄河与运河 (实际上只限于江苏长江以北运河),咸丰五年 (1855) 黄河北徙,八年(1858) 裁南河总督。

④即古筑水。亦名粉青河。源出湖北神农架林区西南,东北流经房县东南、保康县西南,至谷城县东南入汉水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一》: 筑水 “在谷城县南。自郧阳府保康县流入,至县东南入汉,今名南河”。

⑤在今湖南石门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添平所: 南河 “在所 (今石门县西北所街) 西。东流南注,下流亦入于溇水”。

⑥在今甘肃陇西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9巩昌府陇西县: 南河在 “府南二十里。源出荆谷中,北流入渭”。


(1)古水名。(1)先秦时称黄河。自今陕西省潼关以上北南流向一段为西河,潼关以下西东流向一段为南河。《尚书·禹贡》叙荆州贡道,称“逾于洛,至于南河”,即指此。(2)清代以前黄河自今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以北,分为南、北两支,南支即今黄河正流,但当时为支流,对北支而言,称南河。参见“北河(1)(1)”。(2)今水名。(1)汉水中游支流。在湖北省西部。有南、北两源:北源马栏河,出武当山南麓;南源粉青河为正源,出大巴山北麓。两源曲折东流,在房县东部珠藏洞附近汇合后,始名南河。东流至谷城县东南注入汉水。长303千米,流域面积 6497 平方千米。建有南河水电站,电站坝下可通航。(2)即“玉带河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简峰

    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东部,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。峰东有大禹岩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39引 《吴越春秋》: “禹伤父功不成,登衡山……退斋三日,登宛委发石得金简玉宇之书。” 故名。

  • 兴泰宫

    唐置,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二十二里赵保乡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河南郡寿安县:“西南四十里万安山有兴泰宫。长安四年置,并析置兴泰县。”武周长安三年(703年)始建。在今河南省宜阳县南万安山。

  • 胡亭

    ①在今安徽阜阳市西北。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》: 东晋咸康五年 (339),以夔安为征讨大都督,统大军南寇,“夔安进据胡亭,晋将军黄冲、历阳太守郑进皆降之”。②在今湖北安陆市西北。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》:东

  • 大亚齐国

    指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北部的亚齐特区一带。一名哥打拉夜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卷中:大亚齐国“在锡哩西北,疆域稍大,由红毛浅外海西北行日余即到”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“重迦罗”条译作亚崎。《明史·外国列传》

  • 萨比泽

    即今新疆若羌县东南阿牙克库木湖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且末郡有萨毗泽。

  • 玉田县

    唐万岁通天元年(696)改无终县置,属幽州。治所即今河北玉田县。后属蓟州。清属遵化直隶州。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在河北省东部,邻接天津市。属唐山市。面积 1169.3 平方千米。人

  • 左翼左旗

    ①又称西路左翼左旗。清顺治十二年(1655)设,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桑特马尔嘎次。②又称东路左翼左旗。清康熙四十年(1701)设,属蒙古车臣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巴颜

  • 铁壁关

    ①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麻城县 “长岭关” 条下: “铁壁关在县西四十里。亦设险处。嘉靖中议置戍兵以遏群盗。今为鹅笼山巡司。”②在今云南陇川县西部境外,洗帕河内的瓦兰岭下。明万历二

  • 永思陵

    南宋高宗陵墓。在今浙江绍兴县东三十六里宝山南麓。

  • 浩门岭

    在今河北赤城县南十五里蒿门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8雕鹗堡: 浩门岭在 “堡北二十五里。明初以此名驿。上有松数百株,郁然苍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