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甸州

南甸州

明永乐十二年 (1414) 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今云南梁河县东北二十里曩宋。正统三年(1438) 改属全齿军民指挥使司。正统八年 (1443)升为南甸宣抚司。


明永乐十二年(1414年)置,治蛮干(今云南梁河县东北)。正统八年(1443年)升为宣抚司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房宫

    亦名阿城。秦代建筑,在今陕西西安市西三十里阿房村一带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前殿阿房,东西五百步,南北五十丈,上可以坐万人,下可以建五丈旗。周驰为阁道, 自殿下直抵南山。表南山之巅以为阙。为复道,

  • 野狐岭

    ①在今河北万全县北三十里。地势高峻,风力猛烈,雁飞遇风辄坠地。为北方一重险。《辽史·兴宗纪》: 重熙六年 (1037),“夏四月,猎野狐岭”。《元史· 太祖纪》: 太祖六年 (1211),“帝自将南伐

  • 古德林

   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牛心岭北。即古楠树林。相传为明代别传和尚手植。清张邦伸《锦里新编》卷16《峨眉纪游》:“古德林林木皆楠,别传和尚手植如法华经字数。”

  • 汉源坡

    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三十里汉阳镇石洞沟。《宋史·王全斌传》:乾德三年(965),蜀将“(王)昭远闻(史)延德兵趋来苏,至清强,即引兵退,陈于汉源坡”。即此。又作汉源驿。在今四川省剑阁县东。《续资治通鉴长

  • 张氏帅府

    通称大帅府。在今辽宁沈阳市沈阳路二段文兴里。为奉系军阀张作霖和爱国将领张学良父子的官邸。帅府分东西两院:东院建于1914年,初为三进四合套院,为青砖瓦房。1925年在院东北端增建一栋三层罗马式青砖楼房

  • 校书堂

    即三鳣堂。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。东汉杨震之讲堂。又称三鳣堂。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。东汉杨震隐居、教授于此。

  • 昌都庙

    即今内蒙古阿巴嘎旗南查干淖尔苏木驻地昌图苏莫。清为阿巴嘎右翼旗驻地。

  • 罨画池

    在今四川崇州市城中。 北宋赵��《蜀倅杨瑜邀游罨画池》 诗云: “占胜芳菲地,标名罨画池。”今池建有楼台亭榭,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。湖东有陆游祠,南有清建文庙。

  • 干坝镇

    在今湖北宣恩县南白水河西岸。清置巡司于此。后废。

  • 曲山关

    明置,属安县。即今四川北川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安县:曲山关在“县北六十里,当平武、石泉及县境三路之要。亦曰曲山寨。成化十四年抚臣张瓒自松潘移师叠溪茂州,以曲山三寨负固不服,击破之,即此”。1952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