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部县

南部县

南朝梁天监二年 (503) 改南国县置,为南部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南部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86南部县: “以地居阆中之南,故曰南部。” 西魏为新安郡治。北周属盘龙郡。隋属巴西郡。唐初属隆州。先天二年 (713) 属阆州。天宝初属阆中郡,乾元初属阆州。元属保宁府。明洪武十年 (1377) 废入阆中县,十三年 (1380) 复置,属保宁府。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


在四川省东北部。属南充市。面积 2303.9 平方千米。人口128.3万。辖32镇、4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南隆镇。以地处古巴西郡之南,故名。西汉置充国县,治今县西北,属巴郡。东汉初平四年(193年)析置南充国县,治今址;改充国县为西充国县,并隶巴西郡。南朝齐改为西国县、南国县,属北巴西郡。南朝梁天监二年(503年)改南国县为南部县,属南部郡。以地居阆中之南,故名。《太平寰宇记》南部县:“以地居阆中之南,故曰南部。”西魏属盘龙郡。隋属巴西郡。元属保宁府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省,十三年复置。1913年属川北道,1914年属嘉陵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33—1935年为川陕革命根据地,中国工农红军在县境东置阆南县苏维埃政权。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南充专区,1952年属四川省南充专区。1968年属南充地区,1993年属南充市。地处盆中丘陵北端低山丘陵地带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。嘉陵江自北入,东南流经县境。西河由西北入,经蓄水13亿立方米之升钟水库,东南流注入嘉陵江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甘薯,为省棉花、桑蚕主产县。白蜡、油桐、猪鬃、广柑著称。有石油、天然气及盐矿。有电力、化肥、啤酒、造纸、缫丝、机械等工业。唐巴、南广公路经此。嘉陵江航道通广元、重庆。纪念地有长坪山、铁炉寺。名胜古迹有大佛寺、龙井湾佛窟、李封观、报本寺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首桥

    在今福建福清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清县:龙首桥“在县南门外。宋天圣五年创建,长四十丈,名曰通海。元祐二年,复建梁于其南,长二十二丈,故名坦履。绍兴二十年,又续为梁,长十六丈,三桥共长八十丈,改今

  • 赵河

    ①在今浙江奉化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奉化县: 赵河 “在县北二十五里。唐元和十二年令赵察开置,引溪流溉田八百余顷”。②唐河上源。在今河南方城县西、社旗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南阳府一》: 赵河 “源出裕

  • 临洮军

    唐开元中置,属陇右节度使。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39鄯州: 临洮军 “开元中移就节度衙置,管兵五万五千人,马八千四百匹”。后废。

  • 哈喇洪

    在今新疆尉犁县北。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) 于此置新平县。

  • 马龙江

    即今红河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一段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镇南州:马龙江在“州西南百八十里。其上流即定边河也, 自定边县流入境,东南流经��嘉县东,又东南入于元江”。

  • 开县场

    在今四川开县。产井盐。民国设场知事,专理盐务。

  • 梅溪山

    在今浙江安吉县 (递铺镇) 北三十六里梅溪镇。《寰宇记》 卷94长兴县: “ 《隋图经》 云: 吴兴故鄣东三十里有梅溪山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91安吉州: 梅溪山“立石高百余丈,四面斗绝,不可登陟。下

  • 香茗山

    一名茗山。在今安徽太湖县东南三十八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6安庆府: 茗山 “在太湖县南五十里。莲花峰东北有梅福炼丹处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太湖县 “新寨山” 条下: “又县南三十里曰香茗山,上产硃砂

  • 布库哩山

    土名红土山。在今吉林安图县西南长白山东赤峰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》:长白山,“《实录》:长白山之东有布库哩山,其下有池曰布勒瑚哩。相传有三天女浴于池,神鹊衔朱果置季女衣,季女含口中,忽已入腹,遂有身,寻产

  • 朐衍国

    春秋西戎国之一。在今宁夏盐池县一带。《史记·匈奴传》: “秦穆公得由余,西戎八国服于秦,……岐、梁山、泾、漆之北有义渠、大荔、乌氏、朐衍之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