厄水戍
在今陕西汉中市或南郑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汉中府南郑县:厄水戍“在府境。晋建兴初,梁州贼杨虎击刺史张光,屯于厄水。盖其地临水为险云”。
在今陕西汉中市或南郑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汉中府南郑县:厄水戍“在府境。晋建兴初,梁州贼杨虎击刺史张光,屯于厄水。盖其地临水为险云”。
①亦名白虎矶、白浒山。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北九十里长江南岸白浒镇村附近。《元史·伯颜传》:南宋末,阳罗堡之战“宋军大溃,数十万众,死伤几尽,夏贵仅以身免,走至白虎山”。②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
在今江西东乡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东乡县:三港水“在县治东南。自金溪县北流入县界,其上源合白莲、青田二港, 因名。绕县东,又东北入安仁县境,会锦江而达余干县之龙窟河”。《清一统志·抚州府一》:
北魏置,属东益州。治所在苌举县 (今陕西略阳县西北嘉陵江西长峰南)。因水盘曲为名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略阳县地。北周废。北魏置,治苌举县(今陕西略阳县西北、嘉陵江西长峰南)。属东益州。辖境约今陕西省略阳县西
清乾隆四十四年 (1779) 置,属迪化州。治所即今新疆玛纳斯县。光绪十二年 (1886) 属迪化府。民国初属新疆迪化道。1930年属迪化行政区,后直属新疆省。1953年改名玛纳斯县。古旧县名。清乾隆
即博霍锡卡伦。清乾隆年间置,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西北布加兹。
即西周春秋时柏国。在今河南西平县西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西平县注引应劭曰: “故柏子国也,今柏亭是。”
①在今江苏太仓市东北五十里。明王鏊 《姑苏志》 卷9: 穿山 “中有石洞,前后通彻,故名。《临海记》 曰: 海虞县穿山下有洞穴,高十余丈,昔有海行者,举帆经其中。今考其洞,上犹通人往来,其下为地去海已
元置。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西北。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贵阳市西北。后废。
即今江西贵溪市南冷水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1:贵溪县南有冷水坑。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贵南县治此。
隋开皇九年(589)改辰阳县置,属辰州。治所即今湖南辰溪县。大业初属沅陵郡。唐属辰州。元属辰州路。明、清属辰州府。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在湖南省西部、沅江中游。属怀化市。面积 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