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反踪城

反踪城

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城东北二十里罗村镇。《寰宇记》卷19淄州淄川县:故反踪城,“《齐记》云,齐景公失马,寻踪遂失于此,故有反踪城。又按《舆地志》云,魏明帝景初三年,以辽东新沓县吏民渡海来去还,于此地置新沓县以居之,属齐郡也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界山

    在今江西南城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5建昌军:东界山“在南城县东二十里。元祐癸酉冬,甘露降于山岭,松柏受之,霑凝数十里,逾月而释。太守王旉创亭其上,曰神液”。

  • 苇关

    在今新疆墨玉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引贾耽《四夷路程》:“于阗西五十里有苇关。”即此。

  • 涌 (湧) 翠山

    又作拥翠山。在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6定边县: 涌翠山“在治北十里。有刀思郎遗垒”。

  • 渝关

    即榆关。又称临闾关、临渝关、临榆关。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筑。唐为东北军事重镇。辽、金、元渐废。明洪武初徐达修复,改名山海关。宋辽人已讹渝关为榆关,故山海海关又有榆关之称。

  • 公山镇

    隋于废集州城置,属难江县。即今四川南江县。唐武德元年(618)于此复置集州。

  • 小连云山

    在今浙江青田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处州府》:小连云山“在青田县西一百里,与丽水大连云山相接,延袤数十里,高出云霄中。有二洞:东曰龙须,南曰韩山。其高岩曰金水岭。元至元中始凿石通道,达景宁县界”。

  • 巴燕戎格厅

    清乾隆九年(1744)置,属西宁府。治所在摆羊戎(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)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宁府二》:巴燕戎格厅“其地番回杂居,水草丰美,可垦荒地四十余里。九年增设通判分驻”。1913年改为巴戎县。

  • 掘峒

    在今广东罗定县西。明万历五年 (1577) 设中路守备驻此。在今广东省罗定市西。明万历五年(1577年)设中路守备驻此。

  • 上派河镇

    即今安徽肥西县治。旧属合肥。清嘉庆《合肥县志》卷3:上派河镇“在城南三十五里”。1949年肥西县迁治于此。

  • 伊克阿拉克泊

    一名慈母湖、伊克阿拉尔淖尔、阿拉克泊。在清科布多东界。即今蒙古国科布多省哈尔乌苏湖。《嘉庆会典图》卷132科布多图说:“扎布噶河自扎萨克图汗部西北流,东纳空归河,又西北,会奇勒稽思泊、爱拉克泊水,西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