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叙永县

叙永县

1913年改永宁直隶州置,属四川永宁道。治所即今四川叙永县。县取叙州、永宁各一字为名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16年蔡锷率护国军由黔入蜀,经此北上。1935年红军长征由古蔺县横穿县境西进,均留下不少文物古迹。


在四川省南部,与贵州、云南两省交界。属泸州市。面积2980.8平方千米。人口66.1万,多为汉族,有苗、彝、回等族。辖11镇、1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叙永镇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置西南番总管府,二十五年改为永宁路。至正中改为永宁宣抚司。元末,明玉珍大夏政权置永宁镇边都元帅府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改为永宁安抚司,增置永宁卫;八年复为宣抚司,隶四川布政使司。天启三年(1623年)废,改置叙永同知,属叙州府。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年)改永宁卫为永宁县。雍正八年(1730年)设叙永厅。乾隆元年(1736年)升直隶厅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移永宁县治古蔺;三十四年改厅为永宁直隶州。1913年改置叙永县,取叙州、永宁各一字故名属下川南道。1914年属永宁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属泸县专区。1960年泸州专区撤销,并入宜宾专区。1985年划属泸州市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大娄山北坡。中、低山占全县总面积81%。永宁河源出县南,经中部右纳东门河,北部左纳古宋河,北流至长春乡附近出境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豆类及薯类,经济作物有烟草、蚕茧、漆与中药材。矿产有煤、硫黄、褐铁矿及大理石、方解石、石灰石。有采煤、炼硫、化肥、水泥、食品等工业。川云公路东线纵贯县境,叙长公路始此。1916年护国战争时蔡锷曾率军驻此松坡楼。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至此,转战赤水河两岸,留有《川南劳苦大众目前斗争纲领》(书写文物)。名胜古迹有春秋祠、清凉洞明代摩崖造像,以及红岩山、天生桥溶洞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里

    今西藏西部。北界新疆,东界后藏,东南邻尼泊尔,西南邻印度。宋代称为纳里,元代称纳里速古鲁孙。藏语意为阿里三部。旧指古格(在今阿里西南部)、布浪(在今阿里东南部普兰一带)、芒城(在今拉达克地区),这是由

  • 孙叔敖墓

   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内中山公园东北隅。孙叔敖,蒍氏。名敖,字孙叔,一字艾猎。春秋时楚国期思(今河南淮滨县东南)人。官令尹。注意兴修水利。楚庄王十七年(前597)辅助庄王指挥楚军,大败晋兵。《

  • 铁镰山

    在今陕西大荔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4同州大荔县: 铁镰山,“ 《志》 云: 在州北二十五里沮水岸,土具黄、白、赤三色,其形如镰,因名”。

  • 亦马剌山卫

    亦作亦马剌卫。明永乐四年(1406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黑龙江省巴彦县西北西集镇。后废。即“亦马剌卫”。

  • 建平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沛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西北。东汉改为建平县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永城市西南。三国魏为建平县。

  • 青竹堰

    在今四川什邡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什邡县: 青竹堰 “在县境。《志》 云: 县有上下雒口、跑马、杨村等堰凡二十处,皆引雒水以溉田”。

  • 邛来山

    亦作邛崃山。即今四川荥经县与汉源县分界之大相公岭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严道县:“邛来山,邛水所出,东入青衣。”《元和志》卷32荣经县:邛来山“在县西五十里。本名邛笮山,故笮人之界也。山岩峭峻, 出竹高节

  • 郜家店

    即今辽宁西丰县西郜家店镇。伪满康德五年 《西丰县志》 图: 西有郜家店。

  • 东且弥国

    汉西域国名。属西域都护府。国都在天山东兑虚谷(今新疆昌吉市南)。西域古国名。王治天山东兑虚谷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一带。汉时属西域都护府。西汉以后,并入车师后部。

  • 天泽山

    在今陕西安塞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安塞县:天泽山“在县(今沿河湾镇)东五里。上有天泽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