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叠石山

叠石山

①在今广西忻城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4庆远府: 叠石山 “在忻城县北六十里。岩石重叠,因名”。

②在今浙江衢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衢州府西安县: 叠石山 “在府南四十里,以层岩累叠而名”。

③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东南二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1沅州: 叠石山 “其上有石峰,如浮图状,故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沅州 “双髻山” 条下: 叠石山 “山下有滩,名叠石滩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列人堤

    在今河北肥乡县东北二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58肥乡县:“列人埤或曰列人堤,县居其上,埤即堤类也。后魏孝昌年中,有人于此掘得破船,仍是杉材,尚甚用,莫测其由。盖是漳水久积淤泥,遂成高岸也。”

  • 汾阳山

    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太平县:汾阳山“以汾水经其南而名”。

  • 文成山

    亦和文城山。在今四川阆中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保宁府阆中县:文成山在“府东三十里。峰峦耸列,林木葱箐,一峰突出,上有张道陵元都台”。

  • 美高山

    亦名高山。即今宁夏隆德县东南米缸山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 “又西北五十里高山……泾水出焉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58隆德县 “襟山” 条下: “又美高山,在县东南二十里,山形耸秀,底堡水出于此。”即“米

  • 得秦城

    即今西藏达孜县驻地德庆。《清 一统志·西藏》 卫地诸城: 得秦城 “在喇萨东南三十八里”。得秦,又作德沁、德庆。清初置。治今西藏自治区达孜县。

  • 鹿苑台 (臺)

    在北魏平城宫内,今山西大同市城北。《魏书· 太祖纪》 载: 天兴四年 (401)五月,“起紫极殿、玄武楼、凉风观、石池、鹿苑台”。

  • 辅城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汝南县置,属广州。治所在今河南郏县东南。大业二年 (606) 移治今郏县西北五里,属汝州。三年 (607) 属襄城郡。四年改为郏城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置,治

  • 鄜梁山

    即古佛山。在今湖南溆浦县西南,接黔阳县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武陵郡义陵县: “鄜梁山,序水所出,西入沅。”

  • 阆中郡

    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阆州置,治所在阆中县 (今四川阆中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、苍溪、南部等市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改为阆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阆州置,治阆中县(今四川阆中市)。辖

  • 羊岚集

    即羊栏集。今山东龙口市东北羊岚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