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村
即今山东鱼台县西旧城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
即今山东鱼台县西旧城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
亦称遮闷璋。在今云南盈江县南十三里。明弘治元年(1488)至清顺治十七年(1660)为干崖宣抚司驻地。傣语“遮”为城,“闷”为万,“璋”为象,意即万象城。传说明代干崖宣抚司曾在此养象万只,故名。
即汶川县。治所即今四川汶川县。《新唐书·南诏传》:异牟寻与吐蕃合力内扰,“一趋茂州,逾文川,扰灌口”。
又作卑家店。即今河北唐山市东北五十五里卑家店乡。有金时鲜卑氏之墓,因名。
①北魏永安二年 (529) 置,治所在东武县(今山东诸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诸城、高密、安丘、胶州、胶南等市县地。隋开皇五年 (585) 改名密州。②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置,属益都路。治所在胶
亦名江达、隆达、工布江达、佳木达。在今西藏工布江达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卫地诸城:札木达城“在喇萨东南五百四十四里”。 “札达”藏语意为大谷口。又作江达城、佳木达城。清康熙间置。在今西藏自治区工
亦名费克图河。即今黑龙江省宾县西与阿城市分界之蜚克图河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 费克图河 “在阿勒楚喀城东界。源出扎松阿山,西北流至城东北八十里入混同江”。
即今广西靖西县西南龙邦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归顺州:“南:陇邦、壬庄、频峒各隘有汛。”
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石砫宣抚司:石凉伞山在“司东北百四十里。形如张盖,或谓之石幢山”。
商代国名。在今河北卢龙县西北。一说在卢龙县南。《尔雅·释地》 郭璞注: “孤竹在北。” 《国语·齐语》: “遂北伐山戎,刜令支,斩孤竹而南归。” 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: 齐桓公二十三年 (前663),
三国吴建衡三年 (271) 置,属新兴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南风州。西晋属新昌郡。南朝梁为兴州及新昌郡治。隋大业初属交趾郡。唐为峰州治,天宝初为承化郡治,乾元初复为峰州治。后废。古县名。三国吴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