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或作邵。西周初召公奭封国,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南。后迁今河南偃城县。《春秋》:文公五年(前622),“王使召伯来会葬”。又《战国策·楚策》:“太公望封于齐,邵公奭封于燕。”周室东迁后,改封于今河南济源市西邵原。


(1)古邑名。周初召公奭采邑。在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。《水经注·渭水》:“雍水又东径召亭南,……故召公之采邑也。”(2)古国名。西周初召公奭所封国。在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。周武王灭纣,改封召公于北燕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琼山郡

    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琼州置,治所在琼山县 (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旧州镇)。乾元元年(758) 复改琼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琼州置,治琼山县(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海南省海口、

  • 尖崖山

    在今湖南会同县西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会同县:尖崖山“尖峰如削”。《清一统志·靖州》 作“尖峰山”。

  • 陵岩寺

    隋建。在今安徽泾县西,唐李白曾游此。作有 《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》 诗。

  • 雄溪

    ①又作熊溪。东汉、六朝武陵郡境内五溪之一。即今湖南沅江上游支流渠河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2靖州: 雄溪,“ 《皇朝郡县志》 云,雄江即渠河。潭江、沅江及沅州江等,会众水入于此江。九溪之中昔所谓雄溪江也”

  • 平水市

    即今浙江绍兴县东南二十二里平水镇。唐元稹《白氏长庆集序》:“予尝于平水市中,见村校诸童,竞集歌诗。”即此。

  • 乌云河

    在今黑龙江省嘉荫县西北。源出伊春市东北小兴安岭南,东北流至嘉荫县西北双河镇附近注入黑龙江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4:乌云河在“(乌云)县东南百里。二源出玛哈拉山,东北流九十里注于黑龙江”。

  • 盱眙军

    南宋建炎三年 (1129) 升盱眙县置,治所即今江苏盱眙县。四年 (1130) 废军为县。绍兴十二年 (1142) 复升县为军,后没于金。绍定四年(1231) 改为招信军。南宋建炎三年(1129年)置

  • 五花嶂

    在今广东和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州府和平县:五花嶂“在县北二十里。邑之负山也。高五百余丈,春夏之间,杂花如绣”。

  • 冲虚观

    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北五十里罗浮山东麓。初称都虚,建于东晋咸和年间,是葛洪所建四庵中的南庵,也是他修道炼丹行医采药之所。东晋义熙初置葛洪祠。唐天宝中扩建为观。北宋元祐二年(1087)哲宗赐“冲虚观”额。1

  • 二京

    东汉都洛阳,称为东京;又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京,合称“二京”。亦称“两京”。东汉洛阳、长安二城的合称。东汉都洛(雒)阳,称东京;又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京,合称“二京”。张衡有《两京赋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