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史堰
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武陵县:“又有右史堰,(长庆)二年,刺史温造增修,开后乡渠,经九十七里,溉田二千顷。”
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武陵县:“又有右史堰,(长庆)二年,刺史温造增修,开后乡渠,经九十七里,溉田二千顷。”
在今湖北省西北部。为汉水支流。有西、南两源: 南源名官渡河,源出川、鄂、陕三省交界之阴条岭,东北流; 西源名汇湾河,源出陕西镇坪县东北,至余药铺折向湖北竹溪县境,至竹山县两河口与官渡河汇流后,始名堵河
西汉置,属云中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北中滩乡哈拉板申村古城。东汉末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白渠水“西南径云中故城南……又西北径沙陵县故城南”。沙陵湖在今大黑河入黄河处之北,沙陵县在湖之东。《清一统志
在今江西万载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袁州府万载县:皂山“在县北六十里。屹然突立,山色似皂,与瑞州府新昌县接界。一名连香岭”。
即今四川华蓥市西南高兴镇。清光绪《岳池县志》 卷3: 高兴场 “离城九十里,即高店子”。
又作伊鲁河卫。明正统后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湖南伊鲁河流域。后废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2:“伊鲁河卫,正统后置,旧讹亦鲁。”
即铁。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十里铁丘。《旧五代史·少帝纪》: 后晋开运二年 (945) 二月,“丙戌,幸铁丘阅马”。春秋卫地。在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北铁丘村东。《春秋》哀公二年(前493年):晋、郑战于此。
即今河北唐山市东北三十里洼里乡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9滦州图: 西南有窪儿里。
灵江支流。即今浙江临海市西方溪。《清一统志·台州府一》:芳溪“在临海县西三十里。源出括苍山, 土民于下流导为十三圳, 溉田甚多”。
即今吉林柳河县西南、通化县西北、辉发河上源南之龙岗山脉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纳噜窝集“在(吉林)城西南五百四十九里,长岭子之南。即分水岭林木丛密处,周围数十里。城西南及兴京界内诸河多发源于此”。
一名太苏山。即今河南商城县东四十里南大山。《水经·決水注》:灌水“导源庐江金兰县西北东陵乡大苏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商城县:大苏山“下有苏仙市,灌水出焉。一名灌山”。古山名。又称灌山。在今河南省商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