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合水镇

合水镇

在今四川蒲江县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贞明四年(918),王衍贬太傅张格为茂州刺史,“格寻再贬维州司户, 庾凝绩又奏徙格于合水镇”。胡三省注:“《九域志》:邛州蒲江县有合水镇。”


(1)在湖南省泸溪县南部。面积77.8平方千米。人口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合水,人口800。因有三条小溪在附近汇合,故名。1956年设合水乡,1958年为公社,1984年建镇。主产稻、甘薯、小麦,盛产油茶。有农产品加工厂和水电站。设有圩场,为泸溪、麻阳两县边境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有公路通县城。(2)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西南部。面积158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合水,人口 3960。因圩在高明河上游南北两支源流汇合处,故名合水。明、清属景顺乡。1949年属高明县二区。1958年置合水公社,1983年改区,1986年建镇。地处高明河上游的老香山区。产稻、西瓜、黄姜、粉葛、花生、红烟、木薯。有锑、锡、褐铁、独居石等矿。有精油加工、淀粉、烟花爆竹、毛织、针织、服装、家具等厂。新浮公路经此。(3)在广东省兴宁市中部、合水水库周围。面积36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合水库区,人口 2490。因宁江上游黄陂河、罗岗河两大支流在此汇合,故名。1951年属龙田区。1958年设合水水库公社,1961年析置合水公社和合水园艺场,1965年合设公社。1983年改区,1987年建镇。属兴宁盆地北部丘陵区。市最大水果生产基地,主产柑橘、龙眼、三华李等。农产有稻、花生、大豆、木薯、甘薯。梅隆铁路经此并设站。有公路通兴城接205国道。合水水库是市著名风景区。(4)在广东省信宜市东部偏南。面积141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合水圩,人口 3600。明万历年间成圩集,因横水河与直水河在此汇入白龙河而得名。1950年为县五区,1955年为十四区。1958年属红星公社,1963年为合水公社。1983年为区,1986年建镇。地处云雾山脉西侧山区。农产稻、砂仁、茶、柑橙,林产松、杉、竹。有玉器加工、玻璃、造纸、陶器、砖瓦等厂。有竹木器手工业。素水公路经此。(5)在广东省阳春市中部偏东北。面积242平方千米。人口5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合水,人口 7900。因位于西山河与漠阳江主流汇合处,故称合水。明、清分属思良都与南厢都。民国属阳春县第二区,1953年为第三区。1958年置合水公社,1983年改区。1984年分置合水区与合水镇,1986年撤区,并入合水镇。地处漠阳江东部丘陵平原区。主产稻、甘蔗。矿产有煤、钨、石灰石。有制糖、酿酒、农机、家具、五金、制衣、编织、粮食加工、建材等厂。新高公路经此。(6)在广东省和平县南部偏西。面积125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合水,人口 1200。因和平河与浰江汇合于此得名。1949年属和平县第一区。1957年设合水乡,1958年属东山公社。1960年析置合水公社,1983年建区,1986年建乡,1993年设镇。主产稻,并产甘薯、大豆、木薯、花生、小麦及油茶、香菇、木耳、茶叶、蜂蜜。有水电站,并有农机修理、造纸、小五金等厂。忠定公路经此。(7)在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部偏北、印江河沿岸。面积111.9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合水,人口 2680。处干草河与印江河汇合处,故名。1949年为合水乡。1953年分置合水、新场乡。1958年分别并入朗溪、木黄公社,1961年析置二公社。1984年改置合水、新场乡,1992年合并置合水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烤烟。所产白皮纸有名。印木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曹山

    在今四川涪陵市东北。《元史·速哥传》:“复自涪州入奏事,遇宋军于三曹山……己未,宋兵攻涪州浮桥……复败宋军于三曹山。”即此。

  • 黄洞山

    在今广东惠州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归善县: 黄洞山在 “府西三十里。山深远,旧为贼巢。弘治十一年,御史万祥言,惠州有黄洞山贼即此。山脉蜿蜒而东,至府西十里为新村岭,郡邑之屏障也”。古山名。

  • 南布洲

    即今江苏通州市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1通州: 南布洲 “旧是淼然大海,其中涨沙,复为布洲场。今为金沙场”。

  • 辽东都司

    明洪武八年(1375)改定辽都卫置,治所在定辽中卫(今辽宁辽阳市老城)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辽东都指挥使司:“东至鸭绿江,西至山海关,南至旅顺海口,北至开原。”辖境相当今辽宁大部和内蒙古及吉林部分地区。明

  • 北伍城县

    亦作北五城县。南朝宋置,为新城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。齐废。古县名。南朝宋置,治今四川省三台县。属新城郡。齐废。

  • 商颜

    又作商原。在今陕西大荔县北二十余里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: “自征引洛水至商颜山下。” 唐杜佑 《通典·州郡三》: 冯翊县 “有洛水商原。商原,所谓商颜”。又作商原。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北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:

  • 青山岭口

    在今天津市蓟县东北三十八里长城边。清于此设兵驻守。

  • 湖熟镇

    宋置,即今江苏江宁县东南湖熟镇。汉、晋为湖熟县治。1950年曾在附近发现商周时期青铜文化遗址,后被命名为 “湖熟文化”。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部,跨秦淮河支流句容河两岸,南邻句容市。面积109平方千米

  • 修仁水

    即今广东南雄县东南之主田水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: 始兴县有修仁水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3南雄州: 修仁水 “在城南二十里。齐范云为始兴太守至此赋诗”。古水名。源出今江西省龙南县界,西流至广东省韶关市曲

  • 矮岐山

    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5日照县: 竹子河 “源出县西南五十里之矮岐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沂州府一》 引 《县志》 谓 “顶有双峰,竹子河发源于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