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同蒲铁路

同蒲铁路

从今山西大同至永济市蒲州镇。全长约854公里。清宣统元年(1909)动工,先修太原至平遥段,1911年后时断时续。至1936年从太原到风陵渡的同蒲路南段建成;从1935年至1939年太原至大同段也建成通车。1938年原平以北改成经朔县(今朔州市)至平旺。次年将榆次至太谷段拆除,以正太铁路的榆谷支线代替。


分北同蒲、南同蒲两段:北同蒲自山西省大同至太原,全长347千米;晋中(榆次)以南为南同蒲,终点为河南省孟塬,长503千米。中间由石太铁路西端连接。1933年南、北两段同时施工。北段于1936年自太原修至阳方口,为窄轨,1939年修至大同附近平旺,全段改成标轨;南段于1935年底筑至风陵渡,初亦为窄轨,1956年改标轨,1970年潼关黄河大桥建成后改以河南孟塬为终点并和陇海铁路接轨。北同蒲于1982—1990年建复线和电气化工程。南同蒲榆次—修文段和修文—侯马段分别于1978—1979年和1981—1989年建成复线。连接山西省主要城市,与集二、太焦、焦柳等线连成全国南北交通大通道之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灶镇

    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北三灶镇。清光绪《南汇县志》卷1:三灶镇在“邑西北十二里。向呼为周家庙,以先有庙而后成市也”。(1)在上海市南汇区中部。面积21.5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灶,人口15

  • 鄂尔谟拉库河

    又作敖儿莫儿科河。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东北,谢列姆扎河支流敖儿吉贡河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: 鄂尔谟拉库河 “在黑龙江城东北一千八十里。源出东北兴安岭,西南流会西林穆丹河”。

  • 王园寺

    东晋高僧罽宾创建,即今广东广州市光孝寺。

  • 邿山

    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。《左传》: 襄公十八年(前555),晋宋等国攻齐,晋将 “魏绎、栾盈以下军克邿”。注 “邿,平阴西有邿山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》: 邿山 “在平阴县西十二里”。

  • 长墩

    在今广西钦州市西南三十里。明洪武十年(1377)置巡司于此。清乾隆四年(1739)移治大寺墟(今钦州市西北九十里大寺镇)。

  • 戎墟

    即今广西苍梧县治(龙圩镇)。古戎城县治此。《清一统志·梧州府》:戎墟镇“即故戎城县治。距县(今梧州市)十五里。宋熙宁四年省入苍梧,即今地。本朝嘉庆十三年移同知驻此”。1952年移苍梧县治此。

  • 甲河关

    一名甲河口关、夹河关。即今湖北郧西县西南八十里夹河镇。清有把总驻防。

  • 飞放泊

    又名南海子。在今北京市永定门外南苑。《元史·兵志》:“冬春之交,天子或亲幸近郊,纵鹰搏击,以为游豫之度,谓之飞放。”又《方舆纪要》卷11大兴县:“南海子在京城南二十里。旧为下马飞放泊,内有按鹰台。永乐

  • 万岁湖

   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4盱眙军:万岁湖,“《寰宇记》云:在城西二里。方圆三十里。昔周世宗驻跸于此。民因山呼,因以为名焉”。②在今安徽天长市西。《寰宇记》卷130天长军:“万岁湖在城西二里

  • 同心城

    俗名半个城、同心堡城。即今宁夏同心县(同心镇)。清王定安《湘军纪》卷18:“回酋马光明自固原东北窜同心城,桂锡桢却之。”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