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名山县

名山县

隋开皇十三年(593)改蒙山县置,属邛州。治所即今四川名山县。《元和志》卷32名山县:“因县西北名山为名。”大业初属临邛郡。唐属雅州。明洪武十年(1377)废入雅州,十三年(1380)复置。清属雅州府。《清史稿·文宗纪》:咸丰十年(1860),李永和义军攻“陷名山”。即此。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


在四川省中部偏西。属雅安市。面积614.3平方千米。人口25.9万。辖8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蒙阳镇。西魏废帝二年(553年)置蒙山县,治今址,属蒙山郡。隋开皇十三年(593年)改为名山县,初属雅州,后属临邛郡。《元和郡县志》名山县:“因县西北名山为名。”唐贞观八年(634年)析置百丈县,均属雅州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省名山县入州;十三年复置,并省百丈县入名山县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属雅州府。1913年属上川南道,1914年属建昌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隶川西行署区眉山专区,1952年属四川省眉山专区。1953年撤销,划入温江专区。1954年划入雅安专区。1968年属雅安地区,2000年属雅安市。地处四川盆地西缘中、低山地带。名山河自西北向东南流,汇东来车岭河后再南流出境入青衣江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为主,为雅安地区稻、生猪主产地。芒硝、石灰石蕴藏量大。工业有采矿、水泥、磷肥、制茶、造纸、火柴、罐头、农机、食品等。“蒙顶茶”唐代即为贡品。“蒙顶黄芽”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。川藏公路斜贯县境中部。古迹有唐代摩崖造像、宋代茶马司遗址等。有名山烈士陵园及蒙山风景旅游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思问砦

    北宋咸平中置,属云安县。在今重庆云阳县东南。宋曾公亮 《武经总要前集》 卷20云安军:思问砦 “在县南二百里”。

  • 僰溪道

    唐代四川盆地通往贵州的道路之一。即自今四川江津市沿綦江河 (古僰溪) 谷南行入贵州,由桐梓至遵义。《元和志》 卷33渝州: “自江津县南循僰溪水路至南州二百三十里。” 张籍 《送蛮客》 诗:“江连恶溪

  • 庾亮楼

    在今江西九江市区北部长江之滨。相传晋庾亮建。唐白居易诗句: “浔阳欲到思无穷,庾亮楼南湓口东。”在今江西省九江市长江边。《晋书·庾亮传》有秋夜登南楼之事而附会。唐白居易诗:“浔阳欲到思无穷,庾亮楼南湓

  • 大石山

    ①在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长庆元年(821),“灵武节度使李进诚奏败吐蕃三千骑于大石山下”。胡三省注:“大石山在鲁州东南。鲁州,六胡州之一也。在灵武西河曲之地。”②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南十三

  • 飞狐陉

    太行八陉之一。即飞狐关。在今河北蔚县东南与涞源县交界处,为古代河北平原通向北方边陲地区的咽喉。

  • 眉石北隘

    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南飞云江南岸沙园村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瑞安县: 眉石北隘 “在县东南沙园所东。东至大海,南会陌城寨,西至平阳所,北会陡门,极为冲要。嘉靖中,倭贼从此登犯”。

  • 中路中左旗

    即赛音诺颜部中左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塔里亚特。

  • 洮河县

    ①北周置,为洮河郡治。治所在今青海贵德县南。隋开皇初并入河津县。②隋仁寿元年 (601) 改广恩县置,属旭州。治所在今碌曲县东双岔乡。大业初改名洮阳县。隋仁寿元年(601年)改洮阳县置,治今甘肃省碌曲

  • 云冈

    一名武周山。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里。上有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。明于此设云冈堡。

  • 亦作弊、邲。西周邑,春秋为郑地。在今河南郑州市东。《史记·郑世家》: “东徙其民雒东,而虢、郐果献十邑。” 虞翻曰: “十邑谓虢、郐、鄢、蔽、 补、 丹、 依、 㽥、 历、 莘也。”古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