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面山
在今安徽太湖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6安庆府:四面山“在太湖县北十五里。下有大中寺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太湖县:四面山“山方而锐,四面如一”。
在重庆市西南江津市南部,邻近贵州省。同名主峰海拔 1709 米。以山、水、林、瀑取胜,景色壮丽。丹霞地貌发育,悬崖峭壁,奇峰异石,瀑布成群,落差100米左右的即有8处。并多湖泊溪流。植被茂密,动植物种类繁多。有新石器时代晚期岩画等人文景观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在今安徽太湖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6安庆府:四面山“在太湖县北十五里。下有大中寺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太湖县:四面山“山方而锐,四面如一”。
在重庆市西南江津市南部,邻近贵州省。同名主峰海拔 1709 米。以山、水、林、瀑取胜,景色壮丽。丹霞地貌发育,悬崖峭壁,奇峰异石,瀑布成群,落差100米左右的即有8处。并多湖泊溪流。植被茂密,动植物种类繁多。有新石器时代晚期岩画等人文景观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在今广东普宁市北洪阳镇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普宁县:北关隘在“县城(今洪阳镇)北。城南有南关隘”。
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三十二里六塔乡。北宋六塔河故渠在此。
又名江东桥。即今福建龙海市北江东桥。建于南宋嘉定年间。相传初建时,桥基屡建不稳,偶见有虎负子渡江,乃就该处水中礁上垒石建墩,桥基遂固。故又名虎渡桥。《清一统志·漳州府》: 虎渡桥 “在龙溪县东四十里,
俗称单水口。即今广东开平市东北水口镇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开平县图:县(治今苍城镇)东南有水口埠。民国《开平县志》卷4:“东干路由城(今苍城镇)东门渡河,过牛山桥而塘蓢,而几峒,逾古博岭而金村,而簕
①北魏孝昌三年(527)置,治所在定陶县(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),后徙治左城(今曹县西北六十里旧曹州城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、东明、曹县等地。北周改为曹州。②南朝梁大宝元年(550)侯景改秦州
在今山东曲阜市孔庙殿前,即孔子教授堂之遗址。《庄子·渔父》:“孔子游乎缁帷之林,休坐乎杏坛之上。”司马彪注:杏坛,“泽中高处也”。汉明帝幸宅,尝御此,后世因以为殿。宋天圣间,移大殿于后。讲堂旧址不欲拆
明永乐十三年 (1415) 置, 属安府。 治所在今越南中部义静省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2安南安府: 茶笼城 “在府北。 宣德初, 黎利作乱,自老挝还宁化州, 官军与
在今陕西柞水县东北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甲水 “出秦岭山,东南流径金井城南”。即此。
明洪武四年 (1371) 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在雅州 (今四川雅安市)。后废。
①又作褒信。东晋侨置,属新蔡侨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境内。南朝宋属南新蔡郡。南齐后废。②南齐改西苞信县置,属北新蔡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西。梁为义州义城郡治。隋开皇初改为殷城县。③亦作包信县。南朝宋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