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土山汉墓

土山汉墓

俗称“范增墓”。在今江苏徐州市内彭城路西云龙山北麓。《水经·泗水注》称其为“亚父冢”(即范增墓)。1970年经考古发掘,确知是一座东汉时代的诸侯王墓。在墓后室发现漆棺残件,并出土一具完整的银缕玉衣。墓内随葬银、铜、铁、陶、漆、玉石等器物近百件,显示了高超的工艺水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蓬池

    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开封府尉氏县: “蓬池,在县北五里。按 《述征记》 曰:‘大梁西南九十里尉氏有蓬池。’ 阮籍有诗云,‘徘徊蓬池上,回首望大梁’。即此是也。”

  • 大垭口

    在今四川万县市。有二:一在今市西弹子镇北,路通开江县;一在今市北天城镇北,路通开县。清同治元年(1862),兰二顺率义军至开县,乡绅团勇堵于此。

  • 高句丽国

    亦作句骊、句丽或高丽。西汉末朱蒙建国,都国内城 (今吉林集安市城东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浑河上游以东,朝鲜狼林山以西,南到朝鲜清川江一带。东汉建安十四年 (209) 迁都丸都城 (今吉林集安市境)。4世纪

  • 拜城

    即今新疆拜城县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16: 拜 “地饶水草,城距山岗,周一里三分,高一丈,东西二门”。乾隆 《西域同文志》 卷2: 拜,“回语,富厚之意。居民富厚,多牲畜,故名”。清光绪八年 (1

  • 殷武丁时方国。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北。《殷契粹编》1175片:“王敦缶于��。”《殷虚文字》乙编6423片:“缶����

  • 迪化城

    清乾隆二十八年 (1763) 在旧城北筑,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市。为乌鲁木齐厅治。三十七年(1772) 于迪化西八里筑满城,一名巩宁城,为迪化州治。旧城称汉城,驻绿营。同治初满城毁。光绪六年 (1880)

  • 秀水

    ①又作绣水。在今浙江嘉兴市北。宋张尧同《嘉禾百咏·秀水》:“好景明于画,长浮五色波。”《清一统志·嘉兴府》:秀水“即南湖之下流,北入运河。相传水浮五色,见者获庆。亦称绣水,邑名因此”。②在今湖南慈利县

  • 湄湖

    ①又名湄陂、眉陂。俗名汤鱼湖。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南,与淮南市交界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 “淮水左迤为湄湖。”②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五里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济水右迤遏为湄湖,方四十余里。” 《尔雅·释水》:

  • 东噶尔宗

    又作董郭尔城。即今西藏堆龙德庆县东南之东嘎。清乾隆《西域同文志》卷18:“西番(藏)语:东谓螺,噶尔白色,取象以名其城也。”

  • 於中

    ①地区名。一作于中,又作商於、商于。在今陕西丹凤县商镇东南至河南浙川县西南丹江流域。一说在今河南浙川县西南。《史记·楚世家》: 怀王十六年 (前313),张仪说怀王曰,“王为仪闭关而绝齐,使使者从仪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