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城子镇

城子镇

即今江西九江县西北城子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九江府: 城子镇 “在府西四十里大江北。有巡司,亦洪武初置”。清亦置巡司于此。


(1)在江西省九江县西北角、长江南岸,南临赤湖。面积29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城子镇,人口450。传明初已成街市,陈子益奉旨来此征收钱粮,因名陈子镇。1949年属火龙等乡。1958年设港口公社,1984年改设城子镇乡,1993年设城子镇。为县棉花、油菜重点产区,盛产鲜鱼。有建材、油脂、轧花等厂。有公路接九界公路。(2)在云南省陇川县境中部、陇川坝子东部。面积60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城子,人口 7000。傣语名老遮,意即古城。自明以来,陇川宣抚司治所多在此。1939年称文凤镇。1951年复称城子。1952年设城子区。1969年改红旗公社。1971年称城子公社。1984年设镇。为1952—1997年陇川县人民政府驻地,1998年县人民政府迁章凤镇。地处南畹河畔。产稻、玉米、大豆、甘蔗、花生、枫茅、茶叶等。有农具修配、食品、酿酒、皮革、印刷、家具、服装等厂。为县内最大物资集散地。有边贸互市区。梁陇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射垛山

    在今河北井陉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井陉县: 射垛山 “在县 (今城关镇) 东南六十里。《志》 云: 秦王翦伐赵,下井陉,尝射垛于此”。故名。

  • 杳岭

    在今浙江义乌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义乌县: 杳岭在 “县南九十里……一名丰岭,石路崎岖,此为径道”。

  • 汾州

    ①北魏太和十二年(488)置,治所在蒲子城(今山西隰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、孝义、灵石、蒲县、乡宁、岚县、五寨等县以西地。孝昌时移治西河县(今山西汾阳县)。北齐改南朔州。唐武德三年(620)又改浩州

  • 兴武千户所

    亦作兴武营守御千户所。明正德元年(1506)改兴武营置,属陕西都司。治所即今宁夏盐池县西北兴武营。清康熙六年(1667)改为宁夏守御所。

  • 小纪镇

    亦作小邾镇。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北六十里小纪镇。清道光《泰州志》卷2:西北隅有小纪镇。(1)在江苏省江都市东北部。面积72平方千米。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小纪,人口5200。明称小纪庄,以纪姓在此摆渡

  • 罗文镇

    即今四川万源市西南罗文镇。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红胜县。在四川省万源市南部。面积117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罗文,人口 6000。据《万源县志》:清云贵军门提督罗思举祖先罗文葬此

  • 甲马营

    即今山东武城县(旧城)西甲马营乡,当运河东岸。明、清皆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赤斤山

    亦名赤金峡。即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金峡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赤金山“在玉门县赤金所西三十里。即赤斤蒙古之山硖也,当北来西去之通道,明参将崔麒败贼于此”。

  • 董城

    在今湖北孝昌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7德安府: 董城,“ 《旧经》云: 志阳县城本名董城。因孝子董黯得名”。《晋书·朱伺传》: 建兴中,朱伺潜军袭破陈声,“声东走,保董城”。即此。

  • 广德县

    ①东汉末吴分故鄣县置,属丹阳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广德县西南。以西汉鸿嘉二年(前19)在黟县所置广德王国为名。西晋属宣城郡。南朝梁属广梁郡。陈属陈留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)并入石封县。唐至德二年(757)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