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城阳郡

城阳郡

①西汉初置,治所在莒县 (今山东莒县)。文帝二年 (前178) 改为城阳国。东汉建武十三年(37) 并入琅邪国。建安三年 (198) 复置,三国魏移治东武县 (今山东诸城市)。西晋废。

②北魏太和三年 (479) 置,为殷州治。治所在城阳县 (今河南泌阳县南)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③南朝梁置,为楚州治。治所在城阳县 (今河南信阳市东北)。寻属北魏。东魏为西楚州治,移治义兴县 (今信阳市东北)。北齐属永州。隋初废。

④西魏置,属安州。治所在应城县 (今湖北应城市)。北周辖境相当今湖北应城、云梦等市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


(1)西汉初置,治莒县(今属山东)。属齐国。惠帝二年(前193年)齐王肥献郡为鲁元公主汤沐邑,属鲁国。文帝元年(前179年)复归齐国。二年改为城阳国。东汉建武十三年(37年)省入琅邪国。建安三年(198年)复置,治东武县(今诸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安丘、高密、胶州等市以南,诸城、莒县、莒南等市县以东地。属徐州。西晋初移治莒县(今属山东)。太康十年(289年)莒县改属东莞郡。元康中废。(2)北魏置,治城阳县(今河南泌阳县南)。属殷州。隋开皇初废。(3)西魏时置,治应城县(今湖北应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应城市。属安州。隋开皇初废。(4)南朝梁武帝置,治义兴县(今河南信阳市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信阳市一带。属西楚州。北齐、北周属永州。隋开皇初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装桂雅驿

    清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置,在今新疆皮山县东藏桂乡。

  • 鸳鸯树镇

    即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西南鸳鸯镇。清道光 《江北厅志》 卷8: 鸳鸯场 “去城三十里”。

  • 张翀摩崖

    又称石壁墨刻。在今贵州都匀市东北角红叶山左之石壁上。《清一统志·都匀府》:石壁墨刻“在府城北。明张翀题镌曰:‘仁智之情,动静之理,栖此盘谷,饮此泉水”’。张翀,广西柳州人,嘉靖三十二年(1553)进士

  • 纸店镇

    即今河南沈丘县东南四十里纸店镇。明设巡司于此。在河南省沈丘县东部。面积36.9平方千米。人口4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纸店,人口 3120。唐、宋时有造纸作坊和卖纸店铺,故名。1958年建公社,1983年

  • 姜家嘴

    在今江苏丹徒县东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北陀山

    在今广西昭平县东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昭平县:北陀山“山高岭峻,登陟艰阻。山后有天池,一名峡口塘。石山对峙,潭水清沏,源常涌不竭。旧为瑶僮出没处。万历中筑城于天池之前,设兵防戍。《里道记》:北

  • 鸿关

    又作洪关。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门水 “东北历峡谓之鸿关水。水东有城,即关亭也; 水西有堡谓之鸿关堡。……余按,上洛有鸿胪围池,是水津渠沿注,故谓斯川为鸿胪涧,鸿关之名乃起是矣”。又

  • 钱家集

    即今江苏沭阳县东南五十四里钱集乡。《清一统志·海州》: 钱家集 “在沭阳县东南。本朝乾隆二十七年,移县丞驻此”。即今江苏省沭阳县东南与淮安市交界的钱集。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移沭阳县丞驻此。

  • 张家场

    即今四川仁寿县东南彰加乡。清光绪《资州直隶州志》卷3仁寿县:张家场“在县南八十里”。

  • 南原寨

    亦作南源寨。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北三十五里。明万历中筑城,设巡司戍守。《明史·广西土司传》: “府江酋长杨公满等掠荔浦、平乐及峰门、南源,执永安知州杨惟执,杀指挥胡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