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塘头镇

塘头镇

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北五十里塘头乡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江都县东北有塘头。民国 《江都县续志》 卷1: 里河津渡有 “塘头镇”。


(1)在江苏省江都市东部、老通扬运河两岸,东邻泰州市海陵区。面积63平方千米。人口5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塘头,人口2300。镇以驻地命名。传明代于姓居此,以鱼(于)不离水取今名。1949年为塘头乡。1958年后属宜陵、郭村公社。1962年析建塘头公社,1983年复乡,1999年置镇。2000年二姜乡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大豆、蚕茧等。有木工机械、五金、服装、建材等厂。328国道等公路经此。新通扬运河通航。(2)在贵州省思南县南部。面积109.9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矿头街上,人口1.2万。地势低洼,水势平缓,形成河塘,因名。明置苗民长官司(治所在今尧民里),清废。1915年由石阡划入思南县。1935年置塘头镇,1937年更名唐乔镇,1953年复名塘头镇。1958年改公社,1982年改置唐乔镇,1992年改今名。塘头坝子是省内较大坝子之一。产稻、油菜籽、小麦、烤烟。是省内最早开发双季稻种植的地区,省油料科研所驻此。编织草席为传统手工业品。为石阡河下游水路码头和物资集散地。思石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范溉关

    明置,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五十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沔阳州: 范溉关在 “州 (今沔城镇) 西北四十里”。

  • 蚌湖墟

    即今广东广州市北郊蚌湖镇。明万历 《广东通志》 卷16: 番禺县有 “蚌湖墟”。

  • 昏驮多城

    一名摸达城。隋、唐西域国达摩悉铁帝国都城。在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北瓦罕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2: 达摩悉铁帝国 “昏驮多城,国之都也。中有伽兰,此国先王之所建立,疏崖奠谷,式建堂宇”。

  • 武要北原

    在今内蒙古卓资县北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 天赐三年 (406) 七月,“西登武要北原,观九十九泉”。

  • 五梧

    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平邑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哀公八年(前487):“吴师克东阳而进,舍于五梧。”又,哀公二十五年(前470),“公至自越,季康子、孟武伯逆于五梧”, 皆此。古邑名。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省平

  • 皇城

    ①在今北京城中央。清吴长元 《宸垣识略》卷3: “皇城在京城中,周十八里有奇。正南曰大清门,少北曰长安左门,曰长安右门,东曰东安门,西曰西安门,正北曰地安门。” 皇城包括千步廊、太庙、社稷坛、紫禁城、

  • 宜黄水

    在今江西宜黄县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110抚州宜黄县: 宜黄水 “在县东南二百六十三里。源出黄土岭,沿流合章水,至西津与汝水同流”。《清一统志·抚州府一》: 宜黄水 “在宜黄县东。本宜、黄二水,宜水源出县

  • 莲塘河

    即今广东恩平、阳东二市县境之那龙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阳江县: 莲塘河在 “县东六十里。源出恩平界白马山。一名琨水,曲折流,经县东北百里那龙村,曰那龙河,过莲塘驿曰莲塘河,又经县北六十里合门山,山

  • 上瞻对撒纳

    亦作撒敦司。在今四川新龙县北沙堆乡。一说在县北森达。清乾隆十年(1745)置上瞻对撒纳土千户。

  • 佉沙国

    ①即疏勒国。在今新疆喀什市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“疏勒, 一曰佉沙……居迦师城。”②即史国。都城在乞史城(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南沙赫里夏勃兹)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“史,或曰佉沙,曰羯霜那,居独莫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