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斗军

大斗军

唐开元十六年(728)改赤水军守捉置,属河西节度使。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40凉州:大斗军“因大斗拔谷为名”。后废。


唐军镇名。开元十六年(728年)以赤水守捉改置,在今甘肃省永昌县西。因大斗谷得名。为当时河西走廊重要屯田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四甲镇

    即今江苏海门市东北三十四里四甲镇。清光绪《通州直隶州志》卷1:东“八十里曰四甲镇”。在江苏省海门市中西部、三余竖河与老运河两岸。面积60平方千米。人口6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四甲,人口 8500。初名四

  • 久台水

    即今山东诸城市东之卢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琅邪郡横县:“故山,久台水所出,东南至东武入淮。”注:“师古曰:台音怡。”《水经·潍水注》:“潍水又北右合卢水,即久台水也。”元于钦《齐乘》卷2:“卢一名久台

  • 菊潭县

    隋开皇三年 (583) 改郦县置,属邓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内乡县北十里郦城。《元和志》 卷21:“因县界内菊水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南阳郡。唐初废。开元二十四年 (736) 复置,移治今内乡县北六十里。五代周

  • 天关山

    在今浙江泰顺县北。海拔1269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泰顺县:天关山在“县治北一里”。

  • 中后所城

    全称应为广宁前屯卫中后千户所城。即今辽宁绥中县(绥中镇)。明《辽东志》卷2:中后所城“周围三里六十九步,高三丈,池深一丈,阔二丈,周围四里二百步,城门二座,宣德三年建”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二》:中后所

  • 新兴车站

    即今吉林汪清县南新兴乡。图佳铁路经此,也是兴宁铁路的起点站。

  • 腹里 (裏)

    元代对中书省直辖地区之称呼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 “中书省统山东西、河北之地,谓之腹里。” 其地相当今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、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及河南、吉林、辽宁等省部分地区。

  • 敲嚣津

    一作碻磝津。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古黄河上。南岸为敲嚣城。南北朝时代为军事要地。东晋太元中谢玄、义熙中刘裕、南朝宋元嘉北伐皆曾驻军镇守。《元和志》 卷10卢县: “碻磝津在县北 一里。后魏于此置关,名济州

  • 南宁道

    1914年由邕南道改置,属广西省。治邕宁县 (今广西南宁市)。辖境约当今广西大化、平果、隆安、扶绥、上思以东,都安、马山、上林、宾阳、横县以西地区。1928年废。1914年6月由邕南道改名,治邕宁县(

  • 连窝镇

    即今河北东光县西南连镇。《清一统志·河间府》:连窝镇“在吴桥县西北四十里卫河东岸。西南去景州四十里,东北去东光县十八里,为三州县接界处”。古镇名。即今河北省吴桥县东北连镇乡。旧设连窝水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