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太康县

太康县

隋开皇七年(587)改阳夏县置,属陈州。治所即今河南太康县。大业初属淮阳郡。唐属陈州。五代梁属开封府。元属汴梁路。明属开封府。清属陈州府。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


在河南省东部。属周口市。面积1759平方千米。人口135.1万。辖11镇、1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回族镇。夏启之子太康因避后羿之乱,奔此筑城。少康时都安邑,称太康原居地为阳夏(jia),取“夏之南都”意。秦置阳夏县,治今太康县城,属陈郡。西汉属淮阳国。东汉属陈国。三国魏属陈郡。西晋属梁国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年)废,太和十二年(488年)复置阳夏县,武泰元年(528年)置阳夏郡。隋开皇初废阳夏郡;七年(587年)改阳夏县为太康县,以县城东有太康墓得名,属淮阳郡。唐属陈州。北宋初属开封府,宣和二年(1120年)属拱州,六年复属开封府。元属汴梁路。明属开封府。清属陈州府。1913年属豫东道,1914年属开封道,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49年属淮阳专区,1953年属商丘专区,1958年属开封专区,1961年复属商丘专区,1965年属周口专区。1969年属周口地区,2000年属周口市。地处黄淮平原,涡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贯县境,支流呈扇状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大豆等。有棉纺、化工、建材、制药、食品、农机等厂。禹郸铁路经过县城,106、311国道、民太等公路在县城交会。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吴广故里。名胜古迹有寿圣寺塔、文庙、太康墓、霸王台、陶母岗、子禽墓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泉宗庙

    在今北京市海淀西南万泉庄。清乾隆三十二年 (1767) 建。其周围多涌泉。清 《日下旧闻考》卷79: “庙门之外者凡三: 南曰大沙泉、小沙泉; 北曰沸泉。庙内东所厅宇对岸曰滮泉,曰屑金泉。曙观楼后曰水

  • 慕仙县

    唐贞观五年 (631) 置,后属羁縻炎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新河

    ①东汉建安十一年 (206) 曹操征乌桓蹋顿所开运河。《水经·濡水注》: “自雍奴县承鲍丘水东出,谓之盐关口。魏太祖征蹋顿与洵口俱导也。世谓之新河矣。” 大致自盐关口分鲍丘水 (今潮河) 东出,横绝庚

  • 杨武长官司

    清置,治所在今贵州丹寨县东杨武乡。后废。

  • 喀喇额尔齐斯河

    即今新疆富蕴县东北喀依尔特河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5: 额尔齐斯河 “ 一源为喀喇额尔齐斯河。河出库尔图岭,南流百里,左会一水,复西南流五十余里,与华额尔齐斯会。二水以黄、黑异称”。

  • 内津镇

    又名芮津镇。即今安徽蒙城县北芮集。《清一统志·颍州府一》:内津镇“在蒙城县北三十里”。

  • 汴郡

    南朝梁置,属汴州。治所在汴城(即下蔡县,在今安徽凤台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凤台县。北魏属谯州。北齐废。

  • 戊己山

    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南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》:戊己山,“《府志》:明弘治间筑土所成,以镇黄河决口,下临龙潭,即古决口也。山名戊己,取土制水之象。山上有亭, 为张秋名胜”。

  • 大祉澳

    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大祉。明崇祯六年(1633)置巡司于此。即今福建省长乐市东南珠山。明崇祯六年(1633年)移小祉山巡检司治此。

  • 流江

    亦名检江。相当今四川成都平原之走马河。《史记· 河渠书》 秦蜀郡守李冰: “穿二江成都之中。” 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: “大江一名汶江,一名管(笮) 桥水,一名清 (流) 江,一名外江,西南自温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