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太王陵

太王陵

在今吉林集安市东十里洞沟河畔,地处禹山南麓的岗地上。是高句丽第十九代永乐太王谈德的陵墓。谈德是高句丽历史上最强盛时期的统治者,薨于公元412年,陵墓当建于4世纪末或5世纪初。规模宏大。共计十六级阶坛,每边长65米,高14米。墓室建在第十六级阶坛宽阔的平台的中央。墓室中构筑一精致石椁,石椁中有两铺棺床。是高句丽墓葬中最大的一座。


在吉林省集安市区东5千米处。洞沟古墓群著名古墓之一。为高句丽第十九代永乐太王谈德的王陵。王薨于公元412年,陵墓当为4世纪末、5世纪初的建筑。使用大量石条、石块和砾石构筑,呈截尖方锥式阶坛形,各边均有5—6块倚护的巨石。共计16级阶坛,每边长65米、高14米,基坛用材硕大,琢工讲究,筑造坚固;自第二级往上,阶级低矮。墓室构筑在第16级阶坛宽阔平台的中央。墓室中有精致石椁,石椁中有两铺棺床。是高句丽坟墓中营造工程最大的一座。墓顶曾出土灰色莲瓣纹瓦当和印有“愿太王陵安如山固如岳”的文字砖,可知当年墓上尚有享殿一类建筑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,已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米仓道

    古道路名。为汉中入四川的交通路线。因经过米仓山而得名。自今陕西汉中市南行,循汉水支流濂水河谷,翻越米仓山而进入四川,沿嘉陵江支流巴江河,经南江至巴中。《后汉书·张鲁传》:建安二十年(215),汉中张鲁

  • 庄浪州

    元大德八年(1304)降庄浪路为州,属凤翔路。治所即今甘肃庄浪县西北南湖镇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庄浪县北部地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属凤翔府,八年(1375)降为庄浪县。元大德八年(1304年)降庄浪路为州

  • 西山大洞

    等处长官司 元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从江县东南西山镇。后废。

  • 赤谿

   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抗传》:凤皇元年(272),“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,遣使降晋。抗闻之,……敕军营更筑严围, 自赤谿至故市,内以围阐,外以御寇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夷陵州:赤谿“在州

  • 马服

    战国赵地。在今河北邯郸市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惠文王二十九年(前270),“赵使赵奢将,击秦,大破秦军阏舆下,赐号为马服君”。《正义》:“因马服山为号也。……《括地志》云:马服山,邯郸县西北十里也。”

  • 湖滩河朔

    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归化城六厅》: 湖滩河朔 “在托克托城东十里黄河东岸。《水经 (注)》 所谓君子津,即在其地。本朝康熙三十五年,圣祖仁皇帝亲征噶尔丹凯旋,驻跸于此”。

  • 大孤滩

    在今福建上杭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上杭县:大孤滩在“县南四十里。立石槎牙,舟难上下,行者必易载而渡”。

  • 苏稽戍

    唐置,属龙游县。即今四川乐山市西三十里新桥镇(苏稽场)。《元和志》卷31龙游县:苏稽戍“在县西南三十里”。北宋为苏稽镇,清为苏稽场。均以唐人苏稽为名。

  • 八滩镇

    即今江苏滨海县东北五十二里八滩镇。旧属阜宁县。清光绪《阜宁县志》卷2:八滩镇在“治东北九十里。旧在长淮南堤之北,今迁堤南,海南巡检司驻此。今裁”。在江苏省滨海县东北部。面积51平方千米。人口5万。镇人

  • 南平军

    ①北宋开宝八年 (975) 改雄远军置,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。太平兴国二年 (977) 升为太平州。②北宋熙宁八年 (1075) 以渝州南川县铜佛坝置,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一百二十里赶水镇。辖境相当今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