夷父县
五代梁龙德初改焦夷县置,属亳州。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城父集。后唐同光初改为城父县。
古县名。五代梁龙德初改焦夷县置,治今安徽省亳州市东南城父镇。属亳州。后唐同光初改名城父县。
五代梁龙德初改焦夷县置,属亳州。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城父集。后唐同光初改为城父县。
古县名。五代梁龙德初改焦夷县置,治今安徽省亳州市东南城父镇。属亳州。后唐同光初改名城父县。
在今湖南花垣县西南五十里。清曾置巡司于此。
即今广东海丰县西南梅陇镇。清光绪 《惠州府志》 卷8: 海丰县有梅陇墟。
1933年改古化县置, 属广西省。治所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北百寿镇。1952年并入永福县。旧县名。1933年改古化县置,治永宁(今广西永福县西北寿城镇)。以县内有百寿岩得名。1953年撤销,并入永福县。
①西汉置,属上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南。东汉废。②东汉永元二年(90)置,属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丰都县。《寰宇记》卷149丰都县:平都县“取界内平都山为名”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《华阳记》曰:巴子虽都
即今河北枣强县东北三十五里王常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4枣强县图:东北有王常村。
①在今江苏溧阳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镇江府一》: 金牛岭 “在溧阳县南七十里,长亘十五里,与安徽广德州界”。②即今安徽广德县东北七十里牛头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广德州: 金牛岭在 “州东北七十里。四面皆
一作济隆城。即今西藏吉隆县东南吉隆。唐代始有吉隆之名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吉隆宗。“吉隆”,藏语意为舒适村。1960年与宗嘎宗合并设吉隆县,驻宗嘎。
1946年晋察冀边区由平山县西部析置,治洪子店 (今河北平山县西洪子店)。1958年撤销,并入平山县。旧县名。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设。共有两处:(1)1940年由河北省平山县冶河以东地区及获鹿、井陉二县部
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9广州:乱石山“在蒲涧后,(唐)杜审言诗曰:乍将云鸟极,还与星河次;上耸忽如飞,下临如欲坠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南海县“白云山”条:“乱石山在府东北二
①又名汴河、汴渠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作卞水,指今河南荥阳市西南索河。《后汉书》始作汴渠,移指荥阳一带从黄河分出的狼汤渠(即古鸿沟)。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永平十二年(69),“遣将作谒者王吴修汴渠”。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