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始平郡

始平郡

①西晋泰始三年 (267) 分扶风郡置,属雍州。治所在槐里县 (今陕西兴平市东南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咸阳市、户县以西,宝鸡、兴平二市以南,秦岭以北地。北魏太平真君中废。

②东晋侨置,属雍州。寄治襄阳 (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襄阳城)。南朝宋移治武当县 (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关门岩北)。西魏改为武当郡。

③南齐末改始平郡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涪城县(又名始平素,今四川三台县西北花园镇)。南朝梁属潼州。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改为涪城郡。


(1)西晋泰始三年(267年)析扶风郡置,治槐里县(今陕西兴平市东南)。属雍州。辖境约相当今陕西省咸阳市、户县以西,宝鸡、兴平等市县以南,秦岭以北。北魏太平真君中废。(2)南朝宋侨置,治襄阳县(今湖北襄樊市),后移治武当县(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)。北魏改为武当郡。(3)南朝齐置,治涪县(今四川三台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三台县一带。西魏时改涪城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绀山

    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思恩县: 绀山 “在县北二十里,以山色名。亦曰扞山。以扞蔽县后也。岩嶂层叠,日光少见,土人谓之暗岭”。

  • 东胜堡

    ①北宋筑,在今陕西府谷县东北。南宋李焘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仁宗庆历元年(1041),民乏饮水,麟府将张亢“以(府)州东焦山有石炭穴,为筑东胜堡”。即此。②明置,属海州卫。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开河城。《清

  • 东宋县

    南齐侨置,属南汝阴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合肥附近地。后废。

  • 东吴

    ①三国吴的别称。因地处江东,故世称东吴。《文选》左思《咏史诗》:“志若无东吴。”刘渊林注:“东吴,谓孙氏也。”②苏州府的别称。明周祁《名义考》:“苏州,东吴也。”也泛指太湖流域全境。(1)三国吴的别称

  • 宛温县

    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 置,属牂柯郡。治所在今云南砚山县西北四十六里维摩。三国蜀建兴三年 (225) 为兴古郡治。西晋郡治他移,仍属兴古郡。东晋复为郡治。永和三年 (347) 后改宛暖县。古县名。

  • 万石镇

    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梅林村。旧属怀远县,明置巡司于此。在江苏省宜兴市东北部、殷村港两岸。面积48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万石桥,人口 6700。原名万善桥,相传为乡人捐资所建,故名;

  • 金鸡站

    元置,属藤州。在今广西藤县西南。明改为金鸡驿,后废。元置,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西南金鸡。明改为驿。

  • 大安关

    即今陕西宁强县北大安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沔县:大安关“即故三泉县也,以宋兼置大安军而名”。

  • 牛头河

    在今山东西南部。首受南旺湖水于嘉祥县北,东南经济宁,至塌场口,入于旧运河。明初开此以资运道。自运渠东徙,河水南流,此河与故渠同塞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济宁州“芦沟泉”条:“牛首之渠,来自西南,出于鱼、沛

  • 慈云 (雲) 寺

    ①在今山西天镇县城西街。始建于唐。原名法华寺。辽开泰八年 (1019) 曾大修。明宣德五年 (1430) 千户熊谅奏改今名。②在今江苏淮阴市。清雍正十三年奉旨动帑兴修,乾隆四年 (1739) 建成。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