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就栅
在今河南浚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年(385),“刘牢之攻燕黎阳太守刘抚于孙就栅”。即此。
在今河南省浚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年(385年),“刘牢之攻后燕黎阳太守刘抚于孙就栅”,后燕主慕容垂引兵来救,牢之不胜,退屯黎阳。
在今河南浚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年(385),“刘牢之攻燕黎阳太守刘抚于孙就栅”。即此。
在今河南省浚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年(385年),“刘牢之攻后燕黎阳太守刘抚于孙就栅”,后燕主慕容垂引兵来救,牢之不胜,退屯黎阳。
①北宋置,属郃阳县。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夏阳村。②即今福建明溪县东夏阳乡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北周保定元年(561)置,属同和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文斗乡。宣政元年(578)改名和政县。古县名。北周保定元年(561年)置,治今甘肃省岷县东北。属同和郡。宣政元年(578年)改为和政县。
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东南营城子营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 伊通州官商路,“东南营城子达磐石”。
唐永徽二年 (651) 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。后废。
即今山东烟台市南莱山镇。因该地有一座小土山称为莱山而得名。旧属牟平县。民国 《牟平县志》 卷3: 莱山集 “在县 (今宁海镇) 西偏北四十里” 莱山镇。
在今江苏丰县城东北五里梁楼村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 载:“高祖,沛丰邑中阳里人,姓刘氏,名季。父曰太公,母曰刘媪。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,梦与神遇。是时雷电晦冥,太公往视,则见蛟龙于其上。已而有身,遂产高
在今山东莱州市南一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东莱郡掖县有掖水。《元和志》 卷11掖县: “掖水出县南三十五里寒同山,故县取为名。”
①战国初属郑,后入韩、秦。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十三里朱城。《史记·蔺相如传》: “秦王使使者告赵王,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。……王许之,遂与秦王会渑池。” 即此。秦置渑池县。②池名。在今河南渑池县北。《
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)东北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柞溪又东注船官湖。湖水又东北入女观湖。”《晋书·周访传》:赵诱、朱轨、黄峻等讨杜曾,“而大败于女观湖。诱、轨并遇害”。即此。今湮。古湖名。在今
即二崤。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陕州崤县:“有三崤山。”《北史·崔宏传》:族人崔宽为“陕城镇将。三崤地险,人多寇劫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6:“三崤山亦曰二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