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孝义镇

孝义镇

即今陕西渭南市东北四十里孝义镇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渭南县东北有孝义镇。


(1)在山西省文水县中南部。面积38.9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孝义,人口 5030。1949年属文水六区,1953年为孝义乡,1958年改灯塔公社,1961年改孝义公社,1984年改镇。产小麦、棉花等。林、牧、副、渔全面发展。有果品加工等厂。307国道经此。古迹有清市楼、宋梵安寺塔、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。(2)在河南省巩义市中北部、洛河东岸。市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36.3平方千米。人口1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孝义,人口6.5万。汉前称枣园。汉、魏间村人田氏三兄弟,遵父遗言,合财共居。待各成家室,析居之意渐起,堂前一株紫荆树,也欲一分为三。紫荆树忽然枯死,三兄弟树前恸哭,紫荆树遂复活如故,家人亦和好如初。村人感其孝让仁义,改村名为孝义。隋为孝义驿,唐为孝义乡,五代梁为孝义宫。清称孝义镇。1958年建孝义公社,1982年改城关镇。1963年巩县县治迁此。1991年起为巩义市治。1986年复名孝义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豆类、花生等。有钢铁、化工、水泥、化肥、机械、金红石冶炼、制药等厂。陇海铁路、连霍高速公路、310国道经此。古迹有宋永昭陵、永厚陵、三田故里遗址等。(3)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东北部。面积49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孝义镇,人口 6200。镇以驻地名。以“孝廉礼义”之意得名。1949年设孝义乡,1961年改公社,1984年复改乡,1993年设镇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特产甜椒。有麻袋、农机、棉绒、棉纺、食品加工等厂。有公路通渭大韩公路。(4)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东南部。面积60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张村,人口810。镇以境内孝义湾得名。1949年设孝义乡,1961年设公社,1984年复设乡。1996年与两岔口乡合并设孝义镇。主产玉米、小麦、稻,盛产核桃、花椒、蓖麻。特产“孝义柿饼”。有造纸、纸箱等厂。有公路接312国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率道县

    南朝梁置,属华山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北。隋属襄阳郡。唐属襄州,贞观八年 (634) 移治废汉南县城 (今宜城市)。天宝七年 (748) 改为宜城县。古县名。南朝梁置,治今湖北省宜城市。属襄阳郡。唐天

  • 国县

    《魏书·地形志》 恒农郡国县当为 “圉县”之误。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丹江水库东。

  • 东两河口

    即今安徽六安市东南河口镇。清同治《六安州志》卷5:两河口在“州南八十里”。

  • 双山崖镇

    即今吉林德惠市西南双山子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德惠县:“西:双山崖镇,达农安。”

  • 何家场

    ①即今湖北仙桃市东南四十八里何场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沔阳州(治今沔城镇)东有何家场。②即今四川仁寿县东南禾加镇。清光绪《资州直隶州志》卷3仁寿县:何家场“在县东一百里”。

  • 松岐山

    在今贵州平塘县西南克度乡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定番州: 松岐山 “在 (克度) 里寨南二里”。

  • 马家渡

    又名马家洲、马家步。故址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,长江东岸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6:马家渡,“《皇朝中兴编年纲目》载云:采石江阔而险,马家渡江狭而平,两处相去六十里,皆与和州对岸。昔金人入寇直犯马家渡,则此

  • 东路左翼前旗

    即蒙古车臣汗部左翼前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巴音布尔地东。

  • 得胜河

    ①俗名新河。旧名烈塘河。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北。南枕运河,北流四十三里入江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 南宋淳熙九年 (1182),知常州章冲奏:“其西曰灶子港、 孟渎、 秦伯渎、 烈塘, ……皆古人开导以为溉

  • 高峰山

    ①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五里。宋 《景定严州续志》 卷5建德县: 高峰山 “去县 (治今梅城镇) 东五里许,仁安山之支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建德县: 高峰山 “有双峰峭壁,新安江绕其西南”。②在今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