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国

安国

又名布豁、捕喝。古昭武诸国之一。国都阿滥谧城(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)。《魏书·西域传·康国》 有安国。《隋书·西域传》:“王姓昭武氏,与康国王同族,……都在那密水南,城有五重,环以流水。”大业初遣使曾至其国。唐显庆间,置安息州于此。


(1)西域古国名。又作布豁、捕喝。国都在阿滥谧城(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)。唐于此置安息州,属安西都护府。(2)集镇名。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西北部、颉河南岸。安国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710。唐贞元七年(791年)泾原节度使刘昌筑胡谷堡于此,后改安国,取“安邦定国”之意。1949年前曾设镇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胡麻等。为市西北部农贸集市。312国道经此。附近东沟有齐家文化遗址。(3)村名。在北京市平谷区南部。属夏各庄镇。人口 4110。汉称安岗,因处岗地得名。金称安固屯。明简称今名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。有金属结构、钢网等厂。平安公路经此。有西周遗址和西周、汉墓葬群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裴祗墓

    为晋墓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西关外周公庙北墙外。1936年夏被盗掘发现,出土石质墓志一块和金质女头饰数件,铜质镶玉腰带一根。1979年又一次进行了发掘。裴祗在 《晋书》 中无传,据墓志称: “晋故大司农

  • 回龙镇

    ①即今河北魏县东南回隆镇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名府》:回龙镇“在大名县西南六十里,接内黄县界。相传宋真宗北征时, 回銮经此”。②即今山西交口县东南回龙乡。《清一统志·隰州》 “义泉镇”条下:“又有回龙镇,俱

  • 善治堡

    北宋政和六年 (1116) 改通济桥堡置,属震武军。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南。

  • 坊镇

    即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坊镇。清光绪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郃阳县:坊镇“在县东二十里”。在陕西省合阳县东部。面积111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坊镇,人口 5940。宋由兴隆寺得名兴隆市,后改名宝坊街

  • 新熙县

    南朝宋元嘉九年 (432) 置,属新会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境。南朝梁、陈间改为新建县。

  • 东江

    ①又名上江、白蚬江、白蚬湖。为古代太湖尾闾之一。晋顾夷《吴地记》、庾阐《扬都赋注》、唐张守节《史记正义》皆以此为《尚书·禹贡》 的三江之一。故道自今江苏吴县东南三十里古三江口与松江分流,经白蚬湖东南流

  • 月峡

    即明月峡。在今四川重庆市东北。唐杜甫《引水》诗云:“月峡、瞿唐云作顶,乱石峥嵘俗无井。”清杨伦笺注:“月峡即明月峡。”

  • 火烟溪

    在今广西横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永淳县:火烟溪“在县东三十里。源出广东灵山县。……下流皆入于郁江”。

  • 共水

    又名恭水。即今山西芮城县东北三十里恭水涧。源出甘枣山,南流入黄河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“甘枣之山,共水出焉,而西流注于河。”

  • 龙王集

    即今湖北襄阳县西北龙王镇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三》:龙王集“在襄阳县西北一百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