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泰溪
在今福建建瓯市东百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建宁府:安泰溪“源出古田县……下流入于东溪”。
在今福建建瓯市东百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建宁府:安泰溪“源出古田县……下流入于东溪”。
班右乃班石之误。即布庆土司,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东南通天河南岸。
①西汉惠帝置,属右扶风。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穆家村附近。西晋废。②北魏改东安陵县置,属渤海郡。治所在今河北吴桥县(桑园镇)北十五里南运河东岸安陵村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废。隋开皇六年(586)复置
扬州的别称。《尚书· 禹贡》: “淮海惟扬州。” “惟” 一作维。唐刘希夷 《江南曲》: “潮平见楚甸,天际望维扬。” 宋费衮 《梁溪漫志》 卷9: “古今称扬州为惟扬,盖掇取 《禹贡》 ‘淮海惟扬州
①亦名涂山、黄山。在今四川重庆市东南七里长江南岸。乾隆 《巴县志》 卷 1: 真武山“山势极高,云岩泉涧,鸟道曲盘,绝顶雄视两江,城如浮叶。澄鉴亭侧有万历二十三年铁柱。山左有真武庙。为郡城第一屏障,即
在今江西高安市西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6:筠州高安县有飞霞山。
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古黄河上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河水“又东北为长寿津。《述征记》曰:‘凉城到长寿津六十里,河之故渎出焉’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中大通六年(534),魏孝武帝派遣贾显智、斛斯元寿镇滑台,
今香港南大屿山梅窝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) 南宋端宗赵昰避元兵曾驻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新安县 “梧桐山” 条内: “梅蔚山在县内百里大海中。《行朝录》: 景炎二年正月,南狩幸此。今有石殿遗
在今江苏常熟市虞山西北部白鸽峰。翁同龢 (1830— 1904) 字声甫,号叔平。江苏常熟人。咸丰状元。光绪帝师傅。支持康有为变法维新。光绪二十四年 (1898) 慈禧太后将其革职,令回原籍。三十年卒
在今江西瑞金市西北沙洲坝白屋子。是一栋砖木结构的农村民房。1933年4月红军总政治部从叶坪迁此。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和军委机关报《红星报》主编邓小平在此办公和居住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
在今湖南衡阳县东北甲满乡珍珠村。为天然岩洞。明嘉靖间建为佛殿。游人题刻甚多,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有 《山僧导游珍珠岩》 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