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肃镇
金置,属临邑县。在今山东临邑县地。
在河北省徐水县东部、京广铁路东侧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87.1平方千米。人口7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肃,人口2.8万。五代建城,宋始历为安肃县、安肃军、安肃州治,故名。1953年设城关镇,1958年划入商庄公社,1961年析置城关公社,1984年复镇,1987年改今名。产小麦、玉米。有修造、印刷、橡胶等厂。京广铁路及107国道、津保北线公路经此。
金置,属临邑县。在今山东临邑县地。
在河北省徐水县东部、京广铁路东侧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87.1平方千米。人口7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肃,人口2.8万。五代建城,宋始历为安肃县、安肃军、安肃州治,故名。1953年设城关镇,1958年划入商庄公社,1961年析置城关公社,1984年复镇,1987年改今名。产小麦、玉米。有修造、印刷、橡胶等厂。京广铁路及107国道、津保北线公路经此。
亦称西渭桥。西汉筑,在今陕西咸阳市南渭河上。《汉书· 武帝纪》: 建元三年 (前138),“初作便门桥”。即是。《三辅决录》: “长安城西门曰便门,门北与桥对,因号便门。唐时,长安人送客西行多到此相别
在今黑龙江省饶河县东北乌苏里江西岸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:“乌苏里江西岸,北至混同江南岸旧设噶珊:……伊都赫。”即此。
即三朡。又作三鬷。夏、商时方国。在今山东定陶县北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汤遂伐三㚇,俘厥宝玉。”即此。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改须昌县置,属郓州。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宿城。大业初属东平郡。唐贞观八年 (634) 废。景龙三年 (709) 复置,属郓州。贞元四年 (788) 改为东平县。古县名。隋开
即今河北固安县西南二十二里渠沟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6固安县图:西南有曲沟。
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南什拉乌苏河。《清一统志·归化城六厅》:黑河“正西流,至(归化)城南有巴汉土尔根河自北流入,又西有西喇乌素、呼图克图二水,源自杀虎口北,西北流,合于此河”。
西汉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环县南七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方渠县:“因渠为名。”东汉废。唐景龙元年(707)复置,属庆州。移治今甘肃环县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贞元十三年(797),“上以方渠、合道、木波皆
在今河北涉县西南。1938年3月31 日,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此伏击日本侵略军的运输队,取得重大胜利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涉县城西南部。属神头乡。人口1220。古关隘,以地形若壶,称壶关口,又名吾儿峪。后建
金兴定二年 (1218) 改绛州置,治所在正平县 (今山西新绛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新绛、曲沃、稷山、翼城、绛县、垣曲、襄汾等县地。元复改绛州。金兴定二年(1218年)改绛州置,治正平县(今山西新绛县)
又名浏阳口。在今湖南长沙市北湘水东岸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 “湘水又径刘口戍西,北对浏水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开平元年 (907),楚王马殷“命在城都指挥使秦彦晖将水军三万浮江而下,水军指挥使黄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