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宝积山

宝积山

①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临江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太平州: 宝积山 “在当涂县采石山北。其山古有取铜坑一所,宝积之名取此”。

②北宋置,属宜州。在今广西河池市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2宜州: 宝积监 “自河池而西五十里,坑户穴地深五十丈, 取矿入炉, ��炼成银”。

③即今广西桂林市区宝积山,与叠彩山仙鹤峰东西相对。《明 一统志》 卷83桂林府: 宝积山 “与华景山相连,多诡石怪木,山东隅有岩,石乳融结。旧名吕公岩”。

④在今广西融安县东南泗顶镇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3柳州府: 宝积山 “在融县东五十里。其山两峰相连,产铁及芦甘石”。


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区西北部。曾名盘龙岗、卧龙山、桂岭。唐时将山东北面的华景洞辟为游览点,建有岩光亭,宋代扩建为花园,历代游者甚众,有摩崖石刻存焉。该山东与叠彩山对峙,二山横扼古桂林城,地势险要,宋末扩建静江府城池,北面城墙依山而筑,镇岭门即筑于二山之间,今可见其遗迹。山顶有元建诸葛亮遗址——孔明台。登台眺望城中诸山,历历在目。“桂岭晴岚”即指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茅田司

    在今广东增城市西北六十里福和镇。明洪武四年 (1371) 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急流河

    在今河北昌黎县西门外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昌黎县: 急流河 “一名西沙河。源出龙潭山,下流合饮马河入海”。

  • 夜苴部

    宋大理置,属石城郡。在今云南富源县东南八十六里亦佐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112: “蛮云夜苴,本酋名。” 元代改亦佐县。大理后期置,治今云南省富源县东南亦佐。元至元年间废入罗雄州。

  • 寿宁县

    明景泰六年(1455)析政和、福安二县部分地置,属建宁府。治所在杨梅村(今福建寿宁县治鳌阳镇)。冯梦龙《寿宁待志》:相传“浙之景宁、泰顺、庆元与闽之福宁(当为寿宁)四县并设于景泰七年,为‘景泰庆寿’四

  • 高家行市

    亦称高家行镇。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北二十八里东沟乡驻地 (高行)。清同治《上海县志》 卷1: 高行市在 “县东北三十里。分南行、中行、北行。南行属川沙,中行与川沙接境”。

  • 五部岭

    在今浙江仙居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仙居县:五部岭在“县东南百五十里,与黄岩县接界”。

  • 凌城集

    亦称凌城庙。即今江苏睢宁县东南凌城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睢宁县东南有 “凌城庙圩”。

  • 清台 (臺)

    即灵台。西汉成帝时筑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阿房宫南。本名清台,后改名灵台。《三辅黄图》 卷5: “汉灵台,在长安西北八里。汉始曰清台,本为候者观阴阳天文之变,更名曰灵台。郭延生《述征记》 曰: ‘长安宫南

  • 回銮寺

    在今山西介休市西南四十里兴地村附近的绵山脚下。原名空王灵溪寺。唐太宗欲登绵山礼佛,至此回銮。后僖宗赐名“回銮寺”。五代时遭兵火,北宋建隆三年(962)重建,敕名兴国寺。金天会至大定年间于故基重建。大殿

  • 陪尾山

    《尚书· 禹贡》: “熊耳、外方、桐柏至于陪尾。” 《史记·夏本纪》 作负尾;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作倍尾、横尾。一说在今湖北安陆北,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江夏郡安陆县 (今湖北云梦县): “横尾山在东北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