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化辽墓
在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宣化区下八里村。为辽检校国子监祭酒兼监察御史张世卿墓。建于辽天庆六年 (1116)。由墓道、墓门和前后二室组成,室内壁画分布于墓室四壁和顶部,绘出行、伎乐、宴饮等活动。墓顶绘彩色星像图,以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为主,吸取古代巴比伦黄道十二宫之说,组成了中外合璧的星图。为研究我国辽代的社会历史、绘画史、天文科学发展史提供了珍贵资料。
在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宣化区下八里村。为辽检校国子监祭酒兼监察御史张世卿墓。建于辽天庆六年 (1116)。由墓道、墓门和前后二室组成,室内壁画分布于墓室四壁和顶部,绘出行、伎乐、宴饮等活动。墓顶绘彩色星像图,以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为主,吸取古代巴比伦黄道十二宫之说,组成了中外合璧的星图。为研究我国辽代的社会历史、绘画史、天文科学发展史提供了珍贵资料。
唐置,属掖县。治所即今山东招远市。金天会二年 (1124) 于此置招远县。古镇名。金初置,即今山东省招远市。属掖县。天会二年(1124年)升为招远县。
即今江西吉安县西南天河镇。清光绪《庐陵县志》卷3:天河市“在县西百二十里”。
①北周武帝初置,为南都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武陵镇。建德四年 (575) 改为武宁县。②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属齐州。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伦镇。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34:“在源河之阳,
在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张关乡境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11江北厅:张关山“在厅东北一百八十里。高五里,岭长十里。上有天池、岩峰二洞,高深莫测。元末,土寇张坤氏盘踞其中,故名”。明初立新兴铺。清乾隆二十一
在今甘肃环县西。《宋史·范仲淹传》:北宋天圣年间,“明珠、灭臧劲兵数万,仲淹闻泾原欲袭讨之,上言曰: ‘二族道险,不可攻,……若北取细腰、胡芦众泉为堡障,以断贼路,则二族安,而环州、镇戎径道通彻,可无
即乌浒山。在今广西横县东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横州:乌浒山“昔乌浒蛮所居之地,亦曰乌浦”。
即今四川荣县西北双古镇。清道光《荣县志》卷10:双古坟场在“县北六十里”。
在今辽宁抚顺市东南平顶山下。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的屠杀现场。1932年9月17日, 日本宪兵队包围了平顶山村,将三千多名矿工和农民,不分男女老幼,驱赶至山下草坪上,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。之后又
元元贞元年(1295)升龙阳县置,属常德路。治所即今湖南汉寿县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复改龙阳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龙阳县置,治今湖南省汉寿县。属常德路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汉寿、沅江两县地。明洪
在今湖北鄂州市西九曲岭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一》:九曲亭“为孙吴遗迹。宋苏轼重建,苏辙有记。后废。元泰定中重建,名最乐亭,又废。明嘉靖中又建,名怀坡。崇祯中更名怀苏。本朝顺治七年重建”。在今湖北省武汉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