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岳州

岳州

①西魏置,治所在岳山郡 (今湖北孝昌县北)。隋初废。

②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巴州置,治所在巴陵县 (今湖南岳阳市)。大业初改为罗州,寻改为巴陵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又改为巴州,六年 (623)复为岳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巴陵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岳州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洞庭湖东、南、北沿岸各县市地,其后略小。南宋绍兴二十五年 (1155) 改为纯州,三十一年 (1161) 复为岳州。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改为路。明初改为府。洪武九年 (1376) 复改岳州,十四年 (1381) 改为府。


(1)西魏置,治今湖北省孝感市北。辖境大致在今湖北省孝感、云梦、应城等市县一带。后周废。(2)隋开皇九年(589年)改巴州置,治巴陵县(今湖南岳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沅江等市县以东,湘阴、平江等县以北地区。北宋以后逐渐缩小。南宋绍兴中一度改纯州。辖境只有今岳阳、平江、临湘、华容、南县等市县地,属荆湖北路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升为岳州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芦关岭

    在今陕西志丹县北,接靖边县界。《清一统志·延安府一》:芦关岭“在安塞县西北一百五十里,接靖边县界。延水源出此”。

  • 索乌山

    在今四川金川县东一百五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懋功厅》: 索乌山 “乾隆四十一年平定金川,大功告成,奉旨与甲索山、金川河并致祭,列入春秋祭典”。

  • 即今四川重庆市简称。因自隋至宋渝州治此而得名。重庆市的简称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改楚州为渝州,以嘉陵江古称渝水,故名。

  • 龙海塘

    即今湖南安仁县南五十里龙海乡。为县南要隘。清同治《安仁县志》:“咸丰间,湖南巡抚骆秉章迭委道员王保生、刘长佑、刘坤一 、布政使司萧启江驻防于此。”以御太平军。

  • 孙隐山

    在今湖南浏阳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一》:孙隐山“在浏阳县东一里。上有洗药泉、炼丹崖。唐孙思邈栖隐之所”。古山名。在今湖南省浏阳市东。上有洗药泉、炼丹崖等遗迹。传为唐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栖隐之处。

  • 瓜洲村

    即今陕西长安县南瓜洲村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二》:瓜洲村“相传以为杜牧种瓜之地”。

  • 胜羌堡

    北宋置,属庆阳府。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胜羌砦: “宋时与金汤、柔远诸砦并为控扼要地。”北宋政和六年(1116年)置,在今陕西省吴旗县西南。属庆州。后废。

  • 琅邪国

    东汉建初五年 (80) 改琅邪郡置,治所在开阳县 (今山东临沂市北十五里)。东晋后复为郡。东汉建初五年(80年)以琅邪郡改置,治开阳县(今山东临沂市北)。辖境约相当今山东省沂山及诸城、胶南以南,沂水、

  • 如和县

    唐武德五年(622)分南宾、安京二县地置,属钦州。治所在今广西邕宁县西南苏圩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8如和县:“因县西南四十里如和山为名。”景云二年(711)属邕州。北宋景祐二年(1035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

  • 石国

    又名柘支、柘折、赭时。古昭武诸国之一。国都柘折城(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)。《隋书·西域传》:“石国居于药杀水,都城方十余里。”唐显庆三年(658)置大宛都督府。开元初封其君为石国王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