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峥嵘洲

峥嵘洲

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长江中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之右岸有李姥浦。……北对峥嵘洲。冠军将军刘毅破桓玄于此洲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76武昌县: 峥嵘洲在 “县西北六十里江中。……在今黄州、寿昌军之间。今洲半属黄州”。


在今湖北省黄冈市西北长江中。东晋元兴三年(404年),刘毅大败桓元于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①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郾师市西南。《公羊传·桓公十一年》: “古者郑国处于留。” 即此。后为周大夫刘子采邑,故又名刘。②春秋郑邑,后为陈邑。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南陈留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陈留郡陈留县注引孟

  • 桑里

    ①即春秋时之桑隧。在今河南确山县东。《左传》: 成公六年 (前585) 冬,“晋师遂侵蔡,楚公子申、公子成以申、息之师救蔡。御诸桑隧”。杜注: “汝南朗陵县东有桑里,在上蔡西南。”②在今江苏邗江县西南

  • 低宝那城

    在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木尔加布河上游以北。唐置昆墟州督府于此。

  • 弘道县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营道县置,为江华郡治。治所即今湖南道县。乾元元(758)为道州治。北宋复改营道县。古县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营道县置,治今湖南省道县。属江华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属道州。

  • 祁州

    唐景福二年(893)分定州置,治所在无极县(今河北无极县)。北宋景德元年(1004)移治蒲阴县(今安国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安国、深泽、晋县等市县地。元以后辖境有变化,清不辖县。1913年改为祁县。唐景

  • 百望山

    在今北京市海淀东北。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》卷4:青龙桥“其北斜界百望山,是山丛丛��磈,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,故曰百望”。清初改名望儿山。

  • 仙翁山

    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十八里。《清一统志·许州》:仙翁山“迥出群峰,有葛仙翁观丹井”。

  • 石门道

    古道路名。隋唐时自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交通线。隋开皇五年(585),率益、汉二州兵所开,是在秦汉五尺道基础上建成。以石门山为名。自今四川宜宾市南行,经高县、筠连、云南盐津、昭通、宣威,南抵曲靖。

  • 乌云山

    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凤阳县:乌云山在“府东南六十里。亦名乌雾山。以山多濛雾也。与定远县接界”。

  • 大关山

    即古邛崃山。今四川荥经县西南与汉源县交界之大相岭山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荣经县:“西有大关山,邛崃关在焉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2荣经县:大关山在“县西八十里,山极险隘,当西南彝要路。或曰山即邛崃之西麓,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