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崇义县

崇义县

①南朝宋侨置,属南梁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寿县东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129寿州寿阳县,“废崇义县在县东南三里。《宋略》 云: 太初元年迁金镛人于寿阳,号为崇义县”。北魏为梁郡治所。隋废。

②隋开皇中置,为衡州治。治所即今湖南桑植县。大业初属澧阳郡。后废。唐武德中复置,属澧州。麟德元年 (664) 省入慈利县。

③明正德十二年 (1517) 由大庾、南康、上犹三县析置,属南安府。治所即今江西崇义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南安府崇义县: “治近上犹之崇义乡,因名。” 民国初属江西赣南道。1926 年直属江西省。


(1)古县名。南朝宋置,治今安徽省寿县东南,属南梁郡。北魏改属梁郡。隋废。(2)今县名。在江西省西南部,西邻湖南省,西南邻广东省。属赣州市。面积2197平方千米。人口19.7万。辖7镇、1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横水镇。明正德十二年(1517年)划上犹、南康、大庾三县地置县,治今址,隶南安府。以上犹县崇义里得名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南安府崇义县:“近上犹之崇义乡,因名。”1912年属江西省,1914年属赣南道,1928年复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赣州专区,1954年属赣南行政区,1964年属赣州专区,1970年属赣州地区,1998年属赣州市。地处罗霄山脉南段东麓,大江、小江分别由境西、西南流向境东北汇入陡水水库(上犹江水库)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大豆、薯类、棉花等。森林资源丰富,为全国林业重点县,并被评选为中国竹子之乡,是省蚕桑生产重点县。特产阳岭茶、香菇、玉兰片等。工业有采矿、机械、电力、建材、水泥、林产化工、罐头食品、胶合板、木竹加工等。有赣丰、崇大、崇南等公路,陡水水库常年可通航。纪念地有王尔琢烈士墓。名胜古迹有仙鹤岩、狮子岩、莲花岩、章水源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贡觉宗

    在今西藏贡觉县东南。“贡觉”,藏语意为“贡”活佛在觉地方定居。1960年与三岩宗合并设贡觉县,移驻莫洛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贡觉县城南。1960年与三岩宗合并,改置贡觉县。

  • 崤店镇

    清置,属渑池县。在今河南渑池县东崤店。

  • 上榆林堡

    明置,属沈阳中卫。即今辽宁沈阳市西北尚义林。明《辽东志》卷3:有上榆林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辽东都司:上榆林堡“在卫西北四十里,其相近者有倒塔儿空,万历末增置”。

  • 贾母山

    即夏屋山。在今山西代县东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赵襄子元年 (前475),“北登夏屋”。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 云: “夏屋山一名贾屋山,今名贾母山。在代州雁门县东北三十五里。”即“贾屋山”。

  • 巴旺宣慰司

    清乾隆三十九年(1774)置,属雅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丹巴县北巴旺乡。宣统三年(1911)改流,属道坞委员管辖。

  • 涑州

    唐渤海国置,治所在今吉林永吉县北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。《新唐书·渤海传》: “涑州以其近涑沫江”,故名。辖境约当今吉林省吉林市及永吉、舒兰等县市地。辽废。渤海国置,治今吉林省吉林市北乌拉街西土城子。辽废

  • 赤牛城

    亦名牛头寨。在今四川梁平县西仁贤镇牛头村。南宋淳祐二年(1242),为抗元建城于赤牛山,移梁山军及梁山县于此。

  • 无为县

    北宋熙宁三年(1070)析庐江、巢二县地置,为无为军治。治所即今安徽无为县。《方舆胜览》卷48无为军:“思与天下安于无事,因取无为而治之意以名之。”元为无为州治。明洪武初省入无为州。1912年废州为县

  • 晋安驿

    在今福建泉州市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晋安县: 晋安驿在 “府治西肃清门内。元曰清源站。明朝洪武九年改置驿,并设递运所于其东,以驿兼领”。

  • 神头村

    在今山西潞城县东北。1938年3月,八路军曾在此伏击日本侵略军,给敌人以沉重打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