崌州
唐贞观元年 (627) 置,为羁縻州,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。开元中废。
唐贞观元年(627年)以党项部落置,治江源县(今四川松潘县北)。属松州都督府。后地入吐蕃,州废。
唐贞观元年 (627) 置,为羁縻州,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。开元中废。
唐贞观元年(627年)以党项部落置,治江源县(今四川松潘县北)。属松州都督府。后地入吐蕃,州废。
即今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驻地巴音托海镇。1934年为索伦旗驻地。1948年命名为巴音托海(蒙古语意为 “富饶的河套”)。村名。在山东省平邑县西北部。属仲村镇。人口 2630。原名原孝屯,又称原宪屯。《
①在今河北新乐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新乐县: 童山在 “县 (按: 在今新乐市承安镇) 西北二十里,一名见龙山,高数十仞,绵亘数里,下有小溪潆带,流入沙河”。②一名同山。在今河南浚县西南同山。《隋
又作可木河卫。明永乐十年(1412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科木地方。后废。明永乐十年(1412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科木附近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
又名大拉子、大砬子。在今吉林龙井市东南智新镇。清设分防经历于此。《清史稿· 地理志》 和龙县: “光绪十一年,吉韩通商,和龙峪与光霁峪西步江互市。二十八年,置分防经历,属延吉。”
①南朝梁置,治所在沛县 (今安徽天长市西北石梁镇)。陈废。②北魏神䴥三年 (430) 置, 治所在临泾县 (今甘肃镇原县东南)。后移治安定郡安定县 (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)。《元和志》 卷
在今云南禄丰县北十六里山坡上。从1975—1980年进行八次发掘。获腊玛古猿头骨三具,西瓦古猿头骨一具,带牙齿上、下颌骨破片三十余件,牙齿四百余枚。还发现长臂猿、三趾马、大唇犀、爪兽、剑齿象、虎、立齿
①在今河北曲阳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曲阳县“沙河”条下载:“县西四里有灵河。《志》云:发源县西白土坝,东流至三角潭与曲逆溪合,下流入于沙河。”②亦作凌河,又名渝水。即今辽宁西部之大凌河。《辽史·地理
①在今江苏句容县北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7:戍山“在句容县北六十里。周回一十一里,高一十五丈,北临大江。俗传沈庆之屯兵于此,因以戍名”。②在今浙江长兴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长兴县:戍山在“县西三里,
在今四川小金县东,为小金川河支流。《清史稿·四川土司传》: 乾隆三十八年 (1773),温福率大军征大小金川,土司僧格桑 “阴遣小金川头目等由美诺沟出,煽故降番使复叛。诸番见大军久顿,蠭起应之,攻 (
元至元十三年(1276)置,属嶍峨州。治所在今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西北六十四里甸中镇。二十六年(1289)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