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巴河镇

巴河镇

即今湖北浠水县西七十里巴河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为近代著名学者闻一多故乡。


(1)在湖北省浠水县西南部,南临长江。面积223平方千米。人口1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下巴河,人口 7480。处巴河注入长江处,故名。1949年属巴河区,1958年改为巴河公社,1961年复为巴河区。1974年析设巴河公社,1984年置巴河镇。2001年巴驿镇、西河乡并入。处沿江滨湖地区,港汊纵横。主产稻、小麦、棉花,盛产菱、藕、淡水鱼等。矿产有黄沙、石英等。有船舶修造、农机、化纤、粉末冶金、针织等厂。为县西南物资集散地。是长江中游航运码头之一。巴麻公路起点。诗人、学者闻一多故乡。(2)在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东部。面积190平方千米。人口2830。镇人民政府驻朗色村,人口110。巴,藏语意为“岩石”;河,藏语意为“曲”。曾译八河、巴楚河、巴松普曲(略称巴曲)。1999年由雪卡乡改置巴河镇。农产青稞、小麦、油菜籽等,畜产牦牛、黄牛、藏系绵羊、山羊等。有森林资源。产冬虫夏草及松茸、木耳等。镇区建在尼洋曲(河)与朗色河的交汇处、巴河桥附近。为新建城镇。川藏公路从镇中穿过,直达拉萨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抚州府

    元至正二十二年(1362)朱元璋改抚州路为临川府,不久又改为抚州府。治所在临川县(今江西临川市)。明初辖境相当今江西临川市及东乡、金溪、资溪、崇仁、乐安、宜黄等县地。万历后略有缩小。1912年废。元至

  • 礼贤县

    南宋咸淳三年(1267)改江山县置,属衢州。治所在今浙江江山市西南三十六里礼贤镇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)复名江山县。古县名。南宋咸淳三年(1267年),江山县迁治礼贤镇,县亦改名礼贤县,治今浙江省江

  • 春科副安抚司

    清雍正七年 (1729) 置,属雅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石渠县西南正科乡。宣统三年(1911) 改流。

  • 土富山

    在今湖南永兴县西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永兴县“龙耳山”条下:土富山“《志》云,山旧有银井,凿之益深,因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郴州一》谓在县东南三十里。

  • 杏子河

    即古龙尾水。在今陕西靖边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延安府一》:杏子河“在靖边县南三十里。源出总管塔,南流径牛头坡,又径杏子城西,入保安县(今志丹县)。至志丹县南合延水。延河支流。在陕西省北部。源于靖边县大路沟

  • 三渚城

    在今河南孟津县北大河中。西晋永嘉末,刘聪子刘粲攻晋故司徒傅祇于三渚,即此。在今河南省孟州市南黄河畔。西晋永嘉六年(312年)刘粲败傅祗于此。

  • 他楼城

    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李旺堡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六年(391),前秦将没弈干叛归刘卫辰,“八月,(乞伏)乾归帅骑一万讨没弈干,没弈干奔他楼城。乾归射之,中目”。即此。隋于此置他楼县。在今宁夏回族自

  • 龙逢州

   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。北宋作龙蓬州。后废。

  • 玉山州

    唐武德五年(622)置,治所在安海县(今越南广宁省芒街东南玉山。一说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)。贞观二年(628)废。上元二年(675)复置,改名为陆州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安海县(今越南广宁省芒街

  • 泰顺县

    明景泰三年 (1452) 分瑞安、平阳二县置,属温州府。治所即今浙江泰顺县。崇祯 《泰顺县志》: 县名 “取国泰而人心效顺也”。民国初属浙江瓯海道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在浙江省南部,西、南邻福建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