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农县
北宋建隆元年 (960) 改弘农县置,为虢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南灵宝市。至道三年 (997) 改为虢略县。
古县名。北宋建隆元年(960年)改弘农置,治今河南省灵宝市,为虢州治。至道三年(997年)改名虢略县。
北宋建隆元年 (960) 改弘农县置,为虢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南灵宝市。至道三年 (997) 改为虢略县。
古县名。北宋建隆元年(960年)改弘农置,治今河南省灵宝市,为虢州治。至道三年(997年)改名虢略县。
即今河南新县北二十四里浒湾乡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 11: 同治三年 (1864) 八月,捻军 “由新店、长潭、虎湾……分踞东南之范店”。
在今湖北黄陂县北。南朝梁及东魏置北江州于此。
即今河北丰南市东南四十里辉坨乡。民国《滦县志》 卷3集镇: 辉坨在 “城西南九十里”。
亦作楠木岭。在今安徽祁门县东,接黟县界。阊江与新安江分水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祁门县“武陵岭” 条下: 榔木岭 “在县东北五十里。《志》云,岭下水分东西,东入钱塘江,西入彭蠡湖,皆有滩三百六十。岭虽
在今四川荥经县东二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77荣经县: 自由山“在县东 一十里。高三十里,傍亘黎州,下接严道界,入长墳岭鸡心山,南北相连二百余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荣经县: 自由山,“《志》云:山深远,连
在今湖北石首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石首县:系马台“在县南八十里。相传岳武穆征杨么时系马于此”。
①一作赤墈。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南赤坎镇。明、清设松柏巡司于此。②即今广东湛江市(赤坎区)。清道光《遂溪县志》卷4:赤坎埠在“县东四十里。商旅穰熙,舟车辐辏”。光绪二十五年(1899)法国强租广州湾,租借
1949年解放后由宝鸡县城区及近郊析置,治所即今陕西宝鸡市。在陕西省西部、渭河沿岸。面积1.82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574平方千米,其中城区36平方千米)。人口367.1万(市辖区74.2万)。辖金台、
①在今河北遵化市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蓟州渔阳郡: 洪水守捉,“又东北三十里有盐城守捉”。即此。②唐建。在今四川盐源县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开元十七年 (729),“嶲州都督张守素破西南蛮,拔昆明及盐城
1941年改台拱县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台江县。因设县时将丹江县部分地区并入,故由台拱、丹江二县各取一字为名(1943年又将丹江县并入部分拨出)。在贵州省东部、清水江中游。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