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平桥镇

平桥镇

即今江苏淮安市东南平桥镇。《清一统志·淮安府二》:平桥镇“在山阳县南五十里。枕堤跨河,田畴沃美,帆樯驿络,为淮甸门户”。


(1)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南部。面积48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平桥,人口 7700。宋代村民在平河上架桥称平河桥,以桥名村,后简称平桥。1950年设平桥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6年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。有建材、印刷、农机等厂。每年三月初一逢庙会商贾云集。特产“平桥大糕”、“平桥豆腐”。淮扬公路经此。(2)在江苏省溧阳市东南部、宜溧山地西部。面积89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平桥,人口 2800。古时有石板桥名平桥。镇以桥名。1949年为中芳乡,后改山丫乡。1958年因建沙河水库迁今址,改名平桥公社。1983年改平桥乡,1995年改镇。南有青峰山,西有伍员山,东为长山,北为丁山岭,境西北有沙河水库。有江苏省第一座浆砌拱形石坝,泄洪时水流落差22米,蔚为壮观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竹木、板栗、茶叶、蚕茧等。有机械、造纸、采矿、制茶等厂。镇广公路经此。(3)在浙江省天台县西部。面积98.7平方千米。人口6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平桥,人口 6650。旧名平头潭,以水潭得名。平镇之名或渊此。镇有平桥,故亦称平桥。昔为台州著名集镇,与杜桥、路桥齐名。1950年为平镇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为乡,1985年置镇,1992年改名平桥镇。产稻、柑橘、蚕茧等。有筛网、滤布、竹器、棕线等厂。商贸旺盛,有牧畜、木材、筛网、小商品等专业市场。公路通县城。为元末明初文学家徐一夔和现代散文家、烈士陆蠡故里。(4)在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东南部。区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20平方千米。人口8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平桥,人口7.2万。明代村西南建有平面小桥,称平桥,村因桥名。1961年信阳县人民政府从信阳市区迁此。1970年设平桥镇。产小麦、稻等。特产“信阳毛尖茶”。有发电、化肥、磷肥、冶炼、啤酒、火柴、陶瓷、建材等厂。京广铁路、312国道经此。名胜古迹有明将王竹里墓等。(5)在重庆市武隆县西部。面积54.4平方千米。人口1.2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平桥场,人口 1400。清嘉庆年间,因乡人在杩杨溪上修一石拱桥,平桥场由此得名。1930年置白顺镇。1951年改镇为乡。1992年撤乡建平桥镇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甘薯。有煤炭、大理石加工、水电站等业。涪南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虞塘镇

    即今湖南湘乡市西南虞塘镇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二》: 虞塘镇 “在湘乡县西南五十里”。在湖南省湘乡市南部。面积89平方千米。人口3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枫紫殿,人口3800。境内昔有虞唐观,镇因寺名。19

  • 衣锦寨

    在今江西兴国县东北境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又名衣锦乡,在今江西省兴国县东。属赣州府。明于此置巡检司。

  • 中渭桥

    秦始皇修建,初名横桥,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。汉初名渭桥或石柱桥。武帝后称中渭桥。《三辅黄图》卷6引《三辅旧事》云:“秦造横桥,汉承秦制,广六丈三百八十步,置都水令以掌之,号为石柱桥。”《元和志》卷1咸阳

  • 韦洞营

    在今广西昭平县东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昭平县:韦洞营“万历七年, 筑城置戍”。

  • 谢公乡

    即今浙江长兴县西南太傅乡。《清一统志·湖州府一》: 谢安墓 “在长兴县南六十里三鸦村。安初葬建康之梅山,后被发,其裔孙夷吾为长城令,迁葬于此。今其地曰谢公乡,有谢太傅庙”。今庙址尚存。

  • 白莲山

    在今云南盈江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干崖宣抚司:白莲山“在司(治今旧城镇)北六十里。中有一峰,林峦耸拔。土官居其麓。下有白莲池”。

  • 广东省

    清改广东布政使司置,治所在广州府(今广东广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、海南二省及广西防城港、钦州、北海三市地。民国时省会在广州市。1951年防城港、钦州、北海三市地划属广西壮族自治区,1988年海南行政区

  • 随县

    西汉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即今湖北随州市。西晋属义阳国,寻为随国治。南朝宋泰始五年 (469)改为随阳县,为随阳郡治。南齐复改为随县,为随郡治。西魏为随州治。隋为汉东郡治。唐复为随州治。明洪武二年 (13

  • 南云 (雲) 州

    ①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攸县 (今湖南攸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攸县、茶陵及株洲市、株洲县等地。贞观元年 (627)废。②唐武德七年 (624) 置,治所在勃弄县 (今云南弥渡县南二十里寅

  • 边孝村

    在今河南开封市北十五里。《旧唐书·僖宗纪》:光启三年(887)五月,“郓、兖、汴三镇之师大破蔡贼于边孝村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北。唐光启三年(887年),朱全忠以四镇兵,于此攻秦宗权,大破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