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平武县

平武县

①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广武县置,属阴平郡。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。一说在今平武县东北。取阴平郡与广武县各一字为名。南朝宋属北阴平郡。梁废。西魏复置,属江油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二十里古城镇。隋属平武郡。唐贞观八年(634)废入江油县。

②明万历十九年(1591)改宁武县置,为龙安府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平武县。民国初属四川西川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


在四川省北部,东北与甘肃省毗邻。属绵阳市。面积 5947.8 平方千米。人口18.6万。辖9镇、16乡(含5藏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龙安镇。三国蜀汉置广武县,治今县东北,属阴平郡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改广武县名平武县,治今平武县东古城镇。三国魏邓艾攻蜀,自阴平行无人之地,凿山通道作桥阁,山高谷深,甚为险难,“艾以毡自裹缚而下,将士攀木缘崖,鱼贯而进,先登自江油,即此地。晋于此置平武县”(《太平寰宇记》引《魏志》),平武县或以此而得名。属阴平郡。南朝宋属北阴平郡。梁废。西魏复置,属江油郡。隋废江油郡,平武县属平武郡。唐贞观八年(634年)省入江油县。南宋宝祐末移江油县于今江油市。明万历十八年(1590年)析江油县置宁武县;十九年复名平武县,治今址,为龙安府治。1913年裁府留县,属川西道。1914年属西川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于此建平武县及平南县苏维埃政府。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剑阁专区,1952年属四川省广元专区。1953年属绵阳专区。1968年属绵阳地区,1985年属绵阳市。地处四川盆地北缘,秦巴山地西南。涪江自西入境,于中部北纳夺补河(火溪河)后东南流出境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县西北建有王朗自然保护区,有大熊猫、金丝猴、羚牛、红腹角雉及冷杉、云杉等国家保护珍稀动、植物。平平农产有玉米、小麦、薯类,以产茶叶、核桃、木耳、生漆著称。北部山谷开阔,多草场,为牦牛、绵羊放牧地。有铁、锰、金、钨等矿。有水泥、造纸、淀粉、锰粉、水电等工业。境内有绵江平、青平、松平等公路。纪念地有红军碑林。名胜古迹有报恩寺及三国蜀汉江油关故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银生城

    唐南诏置,为银生节度驻地。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一百十里上允镇。为南诏对婆罗门、波斯、阇婆、勃尼、昆仓等处贸易之所。南诏时筑,即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。曾置银生节度于此。为南诏南方重镇和对婆罗门、

  • 淳化县

    ①北宋淳化四年 (993) 置,属耀州。治所即今陕西淳化县。宣和元年 (1119) 改属邠州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②北宋宣和三年 (1121) 改清溪县置,属严州。治所在今浙江淳

  • 英温河卫

    明永乐六年 (1408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湖西南扪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永乐六年(1408年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辖有今俄罗斯兴凯湖西南扪河流域。后废。

  • 安义县

    ①唐武德五年(622)改永业县置,属南义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东筋竹镇。贞观二年(628)属义州。至德中改为永业县。②北宋熙宁四年(1071)析云安监置,属云安军。治所即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云安镇。八年(

  • 沙过甸

    亦作沙涡甸。大理国巴翠部。在今四川德昌县西南大山乡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卷下:威龙山“蛮名沙涡甸”。

  • 高密河

    又称密水。即今山东诸城市东北百尺河。《水经·潍水注》: “应劭曰: 县有密水,故有高密之名也。”

  • 古勇关

    亦称古勇隘。在今云南腾冲县西北八十里古永。明、清为腾越九隘之一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腾越州:古勇关“在州西百里古勇甸”。明置。在今云南省腾冲县西北胆札山。为腾越九隘之一。

  • 岁丰镇

    在今安徽和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和州:“岁丰镇在州西四十里。”

  • 涪溪

    在今四川宜宾市北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63叙州: 涪溪 “李嘉谋记云: 黄太史,绍圣初章蔡用事,以前史官得罪,谪安置黔州,二年移戎州,方公之迁以涪州别驾,因自号为涪翁。放浪山水间。初不知有迁谪困侮之

  • 两淮

    ①地区名。宋熙宁后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,简称淮东、淮西,合称两淮。②盐政区域名。元初始置两淮盐运司于扬州(今江苏扬州市),产区包括今江苏长江以北淮南、淮北各盐场。明、清时行销地包括今江苏、安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