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长县
北魏太和四年(480)置, 为修成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成县西南。隋仁寿初改为修成县。
古县名。北魏太和四年(480年)置,治今甘肃省成县东南。为修成郡治。北周属广业郡。隋仁寿初改修成县。
北魏太和四年(480)置, 为修成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成县西南。隋仁寿初改为修成县。
古县名。北魏太和四年(480年)置,治今甘肃省成县东南。为修成郡治。北周属广业郡。隋仁寿初改修成县。
即今内蒙古翁牛特旗南、赤峰市东北之羊肠子河,为老哈河支流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上京临潢府有苍耳河。北宋沈括《熙宁使虏图抄》:“又二十里至中顿,顿傍苍耳河,河广三丈, 东流。”古水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翁牛
明置,属昌黎县。在今河北昌黎县南二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昌黎县: “又有蒲泊,旧产盐,置惠民盐场于此。” 清并入归化盐场。
在今贵州凤冈县西北三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0绥阳县: 绥阳山 “在县北二十九里。县以为名”。
明置,属赤水卫。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南海风乡西雪山上。为蜀通滇黔要路。被誉为 “南来第一关”。《清一统志·叙永厅》: 雪山关 “在厅东一百里”。后废。今有古关遗址,呈长方形,南北寨门均题额 “雪山关”。
①即今山东东部五龙河。源出山东栖霞县西北艾山。南流经莱阳市东,又南经五龙山下,又南入海。元马端临《文献通考》卷317:莱阳有五龙水。《寰宇记》卷20莱州莱阳县:“五龙山在县南二十里。有水五道于山下合流
在今湖南汝城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桂阳县: 筋竹山在 “县东北七里。峰峦耸峙,竹木蓊郁,重冈复水,回抱左右”。《清一统志·郴州一》谓筋竹山在县东北五十里。
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上犹县:匹袍隘“在县北八十里村头里。《虞台图说》云,疋袍峒有猴岭。崔嵬横亘,接湖广桂东县罗木山。又有小径可通南韶诸路。正德中,輋贼谢志珊使其党越岭而东,分道
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9固始县: 茹陂 “在县东南四十八里。建安中,刘馥为扬州刺史,兴筑以水溉田”。在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南。为东汉末扬州刺史刘馥开凿的水利工程。
①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永定县(今广西横县西北峦城镇北郁江东岸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、邕宁、宾阳三县间地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永定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淳州,永贞元年(805
在今安徽淮南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1怀远县: 柳滩驿 “在县南七十里,为南达寿州之中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