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建昌县

建昌县

①东汉永元十六年 (104) 分海昏县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奉新县西一百四十里,潦河南。以其户口昌盛,因以为名。南朝宋元嘉二年(425) 移治废海昏城 (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艾城)。陈属豫宁郡。隋属豫章郡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为南昌州治,八年 (625) 后属洪州。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(982) 改隶南康军。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为建昌州。明初复为县,属南康府。1914年改名永修县。

②南朝宋元嘉十年 (433) 置,属宋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北。齐属安兴郡。北周废。

③南齐置,属襄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境。后废。

④南朝梁改辰阳县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南辰溪县西北。陈复名辰阳县。

⑤西魏置,为芦北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南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名长松县。

⑥北周避文帝宇文泰讳改泰昌县置,属建平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大昌镇。不久改为大昌县。

⑦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顺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一带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

⑧金天辅七年 (1123) 改昌州置,属桓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九连城淖尔旁。明昌七年(1196) 改为宝山县,属昌州。元初废。

⑨在今四川西昌市。《元史·文宗纪》: 至顺元年 (1330) 六月,“罗罗斯土官撒加伯合乌蒙蛮兵万人攻建昌县”。即此。县当为路之讹。

⑩清乾隆四十三年 (1778) 改塔子沟厅置,属直隶承德府。治所在塔子沟 (今辽宁凌源市)。光绪三十年 (1904) 改属朝阳府。1914年1月因与江西建昌县重名,改为塔沟县,8月改名凌源县。1931年析置凌南县。1937年将凌南、凌源二县合并为建昌县。1940年废。1945年抗日战争战胜利后复分为二县。1949年复改凌南县为建昌县。1955年划归辽宁省。


(1)古旧县名。东汉永元十六年(104年)分海昏县置,治今江西省奉新县西。属豫章郡。“以其户口昌盛,因以为名”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南朝宋元嘉二年(425年)移治今永修县西北艾城。唐属洪州。两宋属南康军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为建昌州。明洪武初降为县,属南康府。清因之。1914年改名永修县。(2)在辽宁省西南部,西南邻河北省。属葫芦岛市。面积 3160 平方千米。人口60.6万。辖7镇、2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建昌镇。西汉置广成县(即今县),属右北平郡。东汉废。十六国后燕置广都县(即今县),属北平郡。北魏属建德郡。北齐废。明为蒙古牧地。清乾隆三年(1738年)属承德府塔子沟厅。乾隆四十三年降塔子沟厅为建昌县(今凌源市)。“建昌”一名是取建德、昌黎两郡字头而来的。1914年改称凌源县。1931年析凌源县、朝阳县部分地区成立凌南设治局,治所在今建昌镇,为今县境设治之始。1933年改为凌南县,境内蒙古族为喀喇沁左旗统治。1937年蚨南、凌源两县合并,仍称建昌县(治今建昌镇)。1940年撤销建昌县,并入喀喇沁左旗,原旗公署由南公营子迁至建昌镇,实行蒙汉统一治理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,成立建昌县民主政府,属热东专署。1946年国民党统治成立凌南县,同年解放。1947年成立建东县民主政府。1948年建东县并入建昌县,属热河省。1955年属锦州专员公署,1958年属朝阳市。1964年属朝阳专员公署,1984年属朝阳市,1989年属锦西市,1994年属葫芦岛市。地势西高东低。河流有大凌河(南源)、六股河、黑水河、青龙河、豪桑河、小凌河。属中温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玉米、高粱、谷子、棉花、大豆等。白梨著名。矿产有煤、铅、锌、金等。有采矿、机械、建材、化工、纺织、食品等工业。有魏塔铁路和306国道、朝青公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梁平

    亦大良平。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大良乡。《元史·李忽兰吉传》:至元三年(1266),“宋兵陷大梁平山寨”。即此。

  • 苍龙岭

    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北峰。其地中突旁削,宽仅二尺余,两旁直立,深不见底。清光绪《华岳志》卷6载鄂海《修西岳庙并修山记》:“苍龙岭耸立天际,两傍悬崖万丈,无可倚傍,人过此若从鱼背上行,即韩文公痛哭处也。

  • 布隆吉尔池

    在今青海德令哈市西北。民国汪公亮《西北地理》:青海“柴达木盆地…(湖)大者数十,百年未变其形,如扎陵湖、阿拉克湖、辉同淖尔、布隆吉池、胡鲁池等, 皆衍大河之流者也”。

  • 盘水镇

    金置,属历城县。即今山东章丘市西龙山镇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34: “巨合城在 (历城)县东七十五里。汉巨里聚。耿弇讨张步守巨里,即此城也。金为盘水镇。今为龙山镇。”在贵州省普安县中西部、南山坡北

  • 顺庆路

    元至元二十年 (1283) 升顺庆府置,属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司。治所在南充县 (今四川南充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、西充以南,至广安、邻水地区。明洪武四年 (1371) 改为顺庆府。元至元二十年(12

  • 包头县

    1926年改包头设治局置,属绥远特别区。治所即今内蒙古包头市。1928年属绥远省。1938年析城区置包头市。1953年撤销,并入包头市。旧县名。1926年由包头设治局升设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城区。

  • 临川山

    又名巴山。即今江西崇仁县西南相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 110抚州崇仁县: 临川山 “在崇仁县南六十一里。旧名巴山,天宝六年敕改为临川山”。

  • 平都城

    战国赵简子所立。在今山西和顺县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大宝元年(550),高洋欲受东魏禅,“洋拥兵而东,至平都城”,即此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于此置平城县。即今山西省和顺县西仪城。东魏武定八年(55

  • 思远佛寺

    又称思远灵图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方山上。北魏太和三年 (479) 建。为北魏皇家寺院。

  • 官亭镇

    ①即今河北巨鹿县北三十里官亭镇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1巨鹿县图: 北有官亭镇。②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淮安府二》: 官亭镇 “旧名崇河集。明初都金陵,此为山东驿传中道,设爬泥荡铺,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