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城
在今辽宁新民市东南,辽河西岸。清高士奇《扈从东巡日录》卷上:康熙二十一年(1682)三月,“庚子,驻跸辽河……河上有小城名开城,本朝初定辽时所筑”。
集镇名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南部、清水河源头。开城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480。宋置开远堡。元为开成府(后改开成州)、开成县治。曾为元代安西王府邸。设集市。
在今辽宁新民市东南,辽河西岸。清高士奇《扈从东巡日录》卷上:康熙二十一年(1682)三月,“庚子,驻跸辽河……河上有小城名开城,本朝初定辽时所筑”。
集镇名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南部、清水河源头。开城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480。宋置开远堡。元为开成府(后改开成州)、开成县治。曾为元代安西王府邸。设集市。
一作栎邑。春秋时属晋,在今陕西西安县东北武屯乡古城村附近。战国时入秦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 孝公元年 (前361),“徙治栎阳,且欲东伐,复缪公之故地”。后于此置栎阳县。(栎yuè) 古邑名。又作栎邑。
战国齐邑,后入秦。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 “朐、缯以北,俗则齐。”即此。古邑名。战国齐邑。在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南。《水经注》引《鲁连子》曰:“朐、剧之人辩者也”,即此。
一作观。战国魏邑。后属赵。在今河南清丰县西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赵武灵王九年(前317),“齐败我观泽”。即“观”。
即今山西朔州市平鲁区西四十里下乃河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朔州:乃河堡“嘉靖四十五年筑,万历初增修,周一里有奇,西去老营堡四十里。嘉隆间,寇由此入犯,掠石州崞县诸处”。
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桂阳路置,属湖广行省。治所在平阳县 (今湖南桂阳县)。洪武九年(1376) 改为桂阳州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桂阳路为府,治平阳县(今湖南桂阳县)。属湖广布政使司。辖境
①即齐康县。南齐置,为齐康郡治。治所在今广东徐闻县南。《南齐书·州郡志》 作“乐康县”。②辽置,为泰州治。治所在今吉林洮南市东北洮儿河北岸城四家子村。金承安三年(1198)改为金安县。古县名。辽置,治
东汉延平元年 (106) 改隆虑县置,属河内郡。治所即今河南林州市。建安十七年 (212) 改属魏郡。三国魏属朝歌郡。西晋属汲郡。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(445) 废入邺县。太和二十一年 (497) 复置
①东汉改当涂侯国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南马头城乡。三国魏废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复置,属淮南郡。东晋废。②东晋咸和初侨置,属淮南郡。寄治于湖县(在今安徽芜湖县西北王旭乡)。隋开皇九年(58
亦名武都山。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北隅北较场。为蜀国开明朝蜀王妃之墓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 东汉建安二十六年 (221),刘备 “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担之南”。裴松之注: “ 《蜀本纪》曰: ‘武都有
在今四川奉节县西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57夔州: 相公溪 “在瀼东。王龟龄云: 以丁公言得名,水可烹茶”。《清一统志·夔州府一》: 相公溪 “在奉节县西三里”。